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烧伤创面脓毒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9年9月新乡市某医院收治的60例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清生化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钠、血钾),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时的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为31.8%。对照组患者死亡25例,死亡率为65.8%。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够改善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血清生化指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虎杖苷(PD)对严重烧伤小鼠早期肠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严重烧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假烧伤组、烧伤组、低、中、高剂量PD组、谷氨酰胺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各组小鼠回肠黏液含量,回肠组织病理学观察,蛋白印迹法(WB)测定各组小鼠回肠组织中SIRT1、NF-κB p65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10、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iNOS)、丙二醛(MD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可见小鼠烧伤部位有渗血、感染、水肿发生。与假烧伤组相比,烧伤组回肠黏膜水肿、充血,大量杯状细胞分泌,淋巴细胞浸润,绒毛断裂坏死,回肠黏液含量、SIRT1、IL-10水平显著降低,NF-κB p65、TNF-α、IL-1β、NO、iNOS、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烧伤组相比,低、中、高剂量PD给药治疗后,小鼠烧伤创面有褐色痂壳形成,创面皱缩,随后出现创面上皮爬行、干燥,高剂量组治疗结束后痂壳脱离,创面平整、红润,基本愈合,回肠黏液含量、SIRT1、IL-10水平显著升高,NF-κB p65、TNF-α、IL-1β、NO、iNOS、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症状缓解情况与高剂量组相当。结论:PD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以缓解严重烧伤小鼠早期肠损伤症状,可能与SIRT1/NF-κ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并分析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大张异皮联合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结痂时间、手术植皮面积以及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植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细菌检出率为12.20%,对照组患者为39.02%,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给予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抑菌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医用碳粉湿巾和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患者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接诊的烧伤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磺胺嘧啶银外用药剂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医用碳粉湿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3.27±1.97)d,感染发生率为7.5%,瘢痕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5±3.82)d、37.5%、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磺胺嘧啶银相比,医用碳粉湿巾在烧伤患者创面的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小面积Ⅲ度烧伤患者清创后联合银锌抑菌霜、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凝胶湿敷治疗创面愈合、安全性观察.方法:选自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8例小面积Ⅲ度烧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以及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使用银锌抑菌霜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EGF凝胶湿敷.比较两组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前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面积Ⅲ度烧伤患者清创后联合银锌抑菌霜、EGF凝胶湿敷治疗创面愈合度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切痂术后肺功能及氧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切痂术中,试验组患者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液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6、12小时的血管外肺水指数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术后第6、12、24小时的氧合指数与血乳酸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及氧合指数均逐渐升高(试验组:F=5.315、27.932,P=0.006、0.000;对照组:F=5.731、6.006,P=0.004、0.003),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无明显变化(F=0.222、0.048,P=0.801、0.953),血乳酸水平逐渐降低(F=152.849、86.746,P均=0.000)。术后第6、12小时试验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22、2.272,P=0.029、0.025),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t=1.575、1.302,P=0.118、0.196);术后第12、24小时试验组患者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852、4.004,P均=0.000),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303、18.471,P均=0.000)。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切痂术后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