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学新生(以下简称“新生”)在进入大学后,要经历生活适应,学习与心理适应,完成城市社会化、协调多种发展、消除自卑心理等三大方面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多数新生均会产生由上述适应内容(其中的1个或几个方面)引起程度各异的失落感和其他不适心理,其中以失落感为核心特征;极少数新生甚至因罹患其他身心健康问题而不能或难以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失落感主要有:理想与现实反差而引起的失落感、角色与地位跌落而出现的失落感、情感与归属缺失而引起的失落感、目标与动力消失所造成的失落感。此外,还有因生活技能的不足所引起的茫然苦恼、由学…  相似文献   
2.
裴学进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7):1097-1100
当前我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由注重实践拓展转向追求专业提升的关键时期.由于建构体现其学术特点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的核心要件,而前瞻性确立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是其前提与基础.因而此项探索具有独特的学理蕴涵.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人的客观成功水平相对稳定、有限的情况下,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方式——准确认识自我,就成为每个人提高自信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六月是大学新生们进入大学前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向准大学生们推荐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高校乃至社会各界关切关注的议题之一,其焦点是大学中有多少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然而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却迥然相异[1]。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学界对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理论基础的研究非常稀缺。为此,笔者对评  相似文献   
6.
森田疗法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但笔者根据心理咨询实践,建议把"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改为"顺其自然,为所乐为",实现"为所当为"到"为所乐为"的转变.此转变可为森田疗法由传统向现代发展建构学理基础,探索选择路径,提升森田疗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品格.这也是森田疗法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心理治疗是时代的产物,不论是技术还是理论,均随时代发生变化[1]67.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当前社会各方,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高低差异很大,最低的4%、最高达64%,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更多,代表性的如16%~25%、20%、25%、30%-40%,等等。这种差异不但会引起广大民众频生困惑,也令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IT作者深感棘手。因此,及时深入分析影响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