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流感曾引起多次全球性的大流行。2009年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以来,流感监测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上海市长宁区当年正式启动流感扩大监测工作,并设置国家级监测点、市级监测点、集体单位监测点各一个。其中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承担了本区大部分流感样病例(ILI)监测工作和标本采集工作。本文报道上海市长宁区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2012年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不同人群对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教育、企业、居民3类人群中,抽取656名人员,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长宁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了解不一,能够全面了解H7N9禽流感主要临床表现的只占35.67%(234/656),只回答出其中的1个临床表现的为17.84%(117/656)。结论长宁区居民对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应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长宁区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2008年4月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爆发疫情。长宁区为上海市商贸中心城区,常有大批流动人口来沪,容易造成传播扩散机会。为了解本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和特征,现对2005-2007年辖区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1月1日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接报告(疫情网络直报)以来,长宁区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灵敏性、时效性有了明显提高。为了掌握网络直报的报告及时性,我们对长宁区2005—2006年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卡片(除外性病、结核病)进行统计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自2005—2006年上海市长宁区各直报单位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除外性病、结核病)。1.2方法统计从诊断至医生填卡的间隔天数,医生填卡至报告卡生成的间隔天数,报告卡生成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审核的间隔天数。诊断当日填写传报卡为临床医生报告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为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本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90例,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户籍人口。发病有明显季节性.3月开始上升,6月达高峰,7月下降;年龄分布以2~6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0.77%;幼托儿童与散居儿童发病比为2.40:1;男女性别比为1.20:1。结论加强疾病监测、开展危险因素分析.加大流行季节对幼托机构、学校、流动人口集聚地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按月整理2005~2010年间手足口病发病数及对应月份的气象数据.结果 4~7月为长宁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进行手足口病月发病数和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月发病数与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降雨日、蒸发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显著性,与日照时间、相对湿度、降雨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显著性.当月气温≥20℃(OR=13.32,95%CI=1.587~ 111.793),手足口病高发(≥50例/月)的风险加大.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和部分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使用气象因素如平均气温等进行手足口病疫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颖  庄建林  袁祖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713-2714
<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常见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目前尚无特异性免疫手段,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为加强控制工作,现对2008年长宁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目前病毒性肝炎病原型别分布变化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2006年本区肝炎病原分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长宁区2008年5月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2008年4月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爆发疫情,5月2日,此病纳入了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为了给制定有效合理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长宁区2008年5月HFMD疫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姜璎慈  卫鹭  夏仪  袁祖英  李颖 《疾病监测》2017,32(7):568-572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长宁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长宁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27起,涉及病例839例,占总报告病例的24.47%(839/3 429)。聚集性疫情高峰集中在3-6月(51.10%,116/227),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70.93%(161/227)。疫情发生后1 d内报告的占16.30%(37/227);疫情持续时间1~18 d,中位数为4 d,四分位数间距为2~6 d。疫情持续时间与措施反应时间呈正相关(r=0.318,P=0.001)。EV71引起的暴发高峰集中在5-6月,早于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流行高峰(6-7月)。聚集性疫情病原以EV71为主,占40.94%(70/171);每个季度病原检出种类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13.799,P=0.032)。结论 及时开展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可有效减少疫情持续时间,长宁区手足口病不同流行期病原检出种类不同。建议5-6月应积极开展监测,重点关注EV71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警惕重症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