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提高超声引导自凝刀射频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及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方法:超声引导及监视下自凝刀通过宫颈、宫腔自然腔道。沿超声设计好的穿刺路线准确同插入肌瘤内或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的蒂部;瘤体直径>3 cm者要先穿刺近浆膜处.待凝固完全后再退向近宫腔处;肌瘤直径≥4.5 cm者,术前均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服用1~3个月以缩小瘤体。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子宫穿孔、大出血、肠管或膀胱损伤、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功血、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均达100.00%;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治愈率89.66%。结论:超声引导自凝刀射频治疗功血、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及糜烂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改进治疗方法后治疗效果满意。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超声引导自凝刀射频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及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方法超声引导及监视下自凝刀通过宫颈、宫腔自然腔道,沿超声设计好的穿刺路线准确同插入肌瘤内或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的蒂部;瘤体直径>3 cm者要先穿刺近浆膜处,待凝固完全后再退向近宫腔处;肌瘤直径≥4.5 cm者,术前均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服用1~3个月以缩小瘤体.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子宫穿孔、大出血、肠管或膀胱损伤、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功血、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均达100.00%;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治愈率89.66%.结论超声引导自凝刀射频治疗功血、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及糜烂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改进治疗方法后治疗效果满意,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正确认识妊娠期糖尿病,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尽可能地控制孕妇的血糖在正常范围內,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总结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8月326例自然分娩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 326例自然分娩产妇经过助产人员精心地护理,均表示满意.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实施,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薛旭鸽 《中外医疗》2012,31(16):105-105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做好预防,及时发现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产科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有剖宫产手术史者再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属异位妊娠,是剖宫产远期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进行诊治,可造成子宫大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植入问题,严重时,将会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目前首选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管损伤所致的大量阴道出血,创伤小且安全有效,同时能够保留生育功能。现将11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道外营养(PN)在NICU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NICU病区收治的457例经PN治疗的新生儿病例,分析、总结其应用及护理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结果全部457例患儿中,仅2例早产、超低体重儿因基础体质差、病情危重死于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55例患儿全部治愈住院。其有效治愈率为99.56%。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PN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正常产褥期妇女整体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临床记录并对比探索适宜围生期服务的方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将足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260例分成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产褥期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新生儿能力、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对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