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正>疝气,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疾病,在门诊时常见到不少老年男性得了疝气好几年,直到腹部疼痛,或者影响走路了才来就医。许多老年人对疝气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虽然得了疝气,但是自身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不痛也不痒,所以就没有特别注意。况且由于发病部位的私密性,家人很难发现,最终结果是导致疝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经临床实践进一步认识腹腔镜下行胆管切开取石的适应证、优点、方法、禁忌症、疗效。方法通过36例老年胆管结石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36例选择期手术患者经术前全面准备后,均成功行微创手术治疗。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是保障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安全所在。  相似文献   
3.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样器官,作为网状内皮系统的过滤器其具有隔离和去除血液循环系统中抗原、微生物及衰老细胞的功能,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脾脏损伤常见于腹部遭受钝性创伤条件下,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1]。目前,基于对脾脏功能及损伤后易患相关疾病的考量,最大限度地保留脾脏功能且使得机体功能完整及系统性运行,是脾脏外科已形成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是指原发或继发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由胆囊内或肝管内的结石移行至胆总管处而形成,其属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疾病早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结石的增大增多可引起急性胆道梗阻临床表现,如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皮肤及巩膜黄染等,病情迁延时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1]。外科治疗是治疗CBDS的主要方法,手术原则是尽可能取尽结石,积极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治疗CBDS的传统的重要手段,优点是治疗效果好缺点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并发症多发[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环氧合酶-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VEGF-C、COX-2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关系及两者与结肠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正常结肠组织两者均未见明显表达,结肠腺瘤组织中VEGF-C蛋白不表达,COX-2阳性表达率为33.33%;在结肠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为58.8%,COX-2阳性表达率为68.8%;②VEGF-、CCOX-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③在VEGF-C阳性表达组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87.23%;在VEGF-C阴性表达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41.8%.VEGF-C表达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 VEGF-C和COX-2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参与结肠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可以作为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可能为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性,55岁。主因"间断脐周及下腹部疼痛3d"入太原市中心医院。患者于入院前3 d搬动重物后出现脐周及下腹部疼痛,疼痛呈间断性、钝痛,不伴发热,不伴恶心、呕吐,不伴腹胀、腹泻及排气异常;不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于2015年4月17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给予对症治疗后入住我科。入院查体:腹平坦,脐周及右下腹部压痛阳性,肠鸣音略亢进。右腹股沟区可见一肿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