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内膜增生是各种血管手术后其部分血管壁的一种愈合过程,此种愈合常导致内膜过度增厚并造成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内膜增生的主要特征是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SMC的增殖受许多因素的调节,在动物实验中,药物抑制SMC的增殖可以减少内膜的增厚,临床上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新疆乌拉斯台口岸地区啮齿动物及体外寄生物的种群组成及分布。〔方法〕调查以口岸为中心,在不同生境采用5m夹线法,捕获啮齿动物和采集其体外寄生物。〔结果〕共捕获啮齿动物307只,经鉴定隶属4科9属9种;共采集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768只,经鉴定隶属4科14属21种。〔结论〕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和灰仓鼠为优势种,其中灰仓鼠的主要寄生蚤短须双蚤和距细蚤为该地区的优势蚤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口岸地区啮齿类动物及其体外寄生物本底属种和自然感染鼠疫情况。方法从口岸货场区、蒿属草荒漠区、禾本科草场区和丘陵区捕获啮齿动物并采集体表寄生物。在镜下进行分类鉴定;用正向血凝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啮齿类动物52只,隶属1目3科7属9种。检出27只染蚤鼠,9种96只寄生蚤。检出17只染螨鼠,采获8种119只寄生螨。共采集啮齿动物腹腔血52份,用正向血凝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能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啮齿动物体外寄生物在该口岸均有分布,故对其流行病学意义应深入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30年代外科医生对结核病很警惕,对肺结核的外科手术也很有经验,40年代有效抗结核药物的问世,使美国和西欧结核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随着结核病需要手术者逐渐减少,外科医生对结核病已不熟悉。但近年来结核病在美国重新抬头,很多随艾滋病出现。患结核的艾滋病病人应用不足治疗剂量的抗结核药的结果已产生了对多种药物耐药的菌种。外科医师又会碰到肺外的结核需要识别,在重症监护病室中重危病人的旧结核可以重新活动成肺炎。此外活动性结核是内、外科医生职业  相似文献   
5.
20~40%原发性甲旁亢病人有肾结石和肾盂结石。通常原发性甲旁亢和肾结石分别由二次手术治疗,需二次住院,二次全麻。本文报道作者在1980~1989年对22例病人作一次手术探查颈部和去除肾、输尿管结石的结果。甲旁亢:22例中21例为单个腺瘤,1例为甲状旁腺增生。术后无1例切口感染、颈部血肿、喉返神经麻痹或术后持续低血钙症。所有病例血清钙恢复正常,仅1例于2年发生反复高血钙,但再次手术切除另一腺瘤后血钙正常。  相似文献   
6.
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37例疗效观察薛光华高松林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46003我院内科1995年4月~1996年4月间应用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老年肺部感染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大白鼠作实验,分5组,每组10条鼠,均剖腹。Ⅰ对照组,仅以生理盐水冲洗腹腔。Ⅱ缺血组,将3~5cm一段小肠的系膜血管在近肠处逐个结扎,造成缺血。Ⅲ吻合组,切断小肠后作吻合术。Ⅳ缺血+吻合组,将3~5cm一段小肠的系膜血管在近肠处逐个结扎后将该肠段在中点切断、吻合。VSOD组,与缺血+吻合组同,但在吻合前1分钟从下腔静脉注射超氧化基团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000U/Kg。术后观察14天,动物死后或术后14天作尸解,检查腹腔内有无脓液,小肠有无缺血、坏死、穿孔。另将吻合肠段取出,两端结扎,从另一端插入接压力计的导管,滴入美蓝溶液。压力突然下降,美蓝从吻合口漏出时的压力即吻  相似文献   
8.
作者介绍了慢性胰腺炎作胰切除术中肝动脉损伤的3个病例。例1作保留幽门的Whipple术,术中肝固有动脉被切断,因肝颜色好,未予重建,术后发热;动脉造影示右膈下动脉有血至肝右叶,左叶无动脉或门静脉供血;CT示肝左叶有广泛梗死和积气;术后第4天再手术,发现肝Ⅱ、Ⅲ段坏死,胆总管空肠吻合缺血;切除坏死肝及缺血段胆总管,重作胆肠吻合。例2作胰次全切除术,术前动脉造影示门静脉80%  相似文献   
9.
有多种放射性核素成象方法对处理胃肠疾病有用。本文评论四种临床应用的放射性核素检验方法,即放射性核素食管输送试验、胃排空试验、胃食管返流试验及胃肠道出血试验。放射性示踪物为胃肠道病理生理的检验,特别是食管、胃运动功能定量测定,提供了极好的条件。闪烁扫描术是非侵入性的,合乎生理,简单易行,可以重复,并可提供在处理病人时所需的功能方面的定量的测验结果。新的放射性药物改进了成象的质量,提高了诊断的正确度。  相似文献   
10.
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肝脓肿有发热、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区叩痛或压痛等肝区炎症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有的急性肝脓肿只有发热而无肝区的症状和体征,常被当作败血症,或进行多方面的反复检查都不能得出诊断,被列为不明部位的感染或“发热待查”。腹腔或其他部位细菌感染和急性胆管炎的病人,当细菌已经血运播散或经胆管上行至肝脏引起继发的肝脓肿时,常因不具明显的肝区症状和体征,未能发觉肝脓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