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较好的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方法:对118例患者1 062次静脉输液分别采用平行按压法和横行按压法,按压时间分为小于1min、1min+、2min~3min,观察皮下出血和/或皮下瘀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平行按压法明显优于横行按压法(P〈0.01),按压时间大于1min为宜。结论:静脉输液拔针采用平行按压法,按压时间不少于1min,能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流感监测数据进行早期预警。方法利用天河口岸2010-2013年流感病毒核酸分月阳性率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流行控制图法建立预警模型,对2009年5-12月流感疫情进行回顾性验证预警,分析该模型的预警效果。结果以阳性率均数为中心线,中心线加2个标准差为上控制限,较好地识别了天河口岸2009年流感流行。结论流行控制图法可用于口岸流感疫情预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优化护理。方法:总结78例吸引圈套法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结果:采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治疗成功率达100%,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内镜下吸引圈套法完成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有效地解决了基底部宽大、无蒂及体积大的消化道息肉,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内镜下的治疗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CT扫描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以突发性胸痛为主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原始横轴位图像的夹层动脉瘤破口检出率为37.7%,MIP、CPR、MPR、VR、SSD的夹层破口检出率分别为0.0%、46.2%、69.8%、65.1%、39.6%。最终97例能明确显示夹层破口,夹层破口的检出率为91.5%,9例因破口直径太小、升主动脉根部伪影或假腔完全血栓化等原因而显示欠佳。MPR、CPR、VR对夹层破口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SSD与MIP(P<0.01)。MPR、VR对Ⅰ型、Ⅱ型的检出准确率相对较优,而CPR、MPR对Ⅲ型的检出准确率也呈现出相对更佳的综合特点。结论 CT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对优势,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其中MPR操作简单、对夹层破口的显示能力强及准确分型,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