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颌骨囊性病变包括牙源性囊肿、单囊型成釉细胞瘤,都属于良性病变, 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就诊时往往病变累及范围较大.采用常规囊肿刮除术保守治疗虽然可以保留颌骨的形态和功能, 但术后复发率高,且搔刮区骨质再生缓慢,有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行颌骨区域切除或方块切除根治性手术则手术创伤大,且会造成面部形态改变,并可发生咀嚼功能减退、下唇麻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在口腔颌面部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易误、漏诊。作者回顾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2年2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37例口腔颌面部ML病历资料,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龈炎在孕妇妊娠期间发病率可达30%~100%,发病原因与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使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龈色发红,龈乳头肥大水肿,易出血,不仅妨碍孕妇进食,还是造成不良妊娠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作者除在临床积极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外,还应用自制的新型中药漱口水治疗妊娠期龈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腭裂胎儿手术具有无瘢痕形成,诱导颌面部正常发育,防止继发畸形的产生等优点.本文就唇腭裂胎儿手术的动物模型、胎儿手术无瘢痕形成的生理机制、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奥硝唑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奥硝唑,对照组应用甲硝唑,对两组间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可以降低口腔颌面部手术后的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管治疗约诊间痛(endodonitci ntemppointwent pain,EIAP)是指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的疼痛和(或)肿胀反应,通常发生在根管预备后。文献报道,根管预备后约诊间痛的发生率为25%[1],而死髓牙由于根管内有更多细菌,其约诊间痛的发生率也更高。提高根管冲洗的效率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根管冲洗对根管系统的清理和消毒起着重要作用,是根管预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2]。本作者在Protape根管预备后加用根管超声荡洗,旨在控制根管细菌感染而降低约诊间痛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龋齿患病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口腔门诊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首次参与龋齿检查的儿童,按照口腔健康教育干预的不同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简称常规组)及综合健康教育组(简称综合组),对两组儿童实施6个月健康教育后,观察两组龋齿发生率、口腔保健行为及知识调查结果。结果综合组与常规组相比,上颌乳中切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部位龋齿患病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5、6.34、5.78、5.92、5.63,均P<0.05)。综合组与常规组相比,含着奶瓶(奶嘴)睡觉比例降低,正确刷牙姿势、每日刷牙2次以上比例升高,饭后漱口、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升高,每次刷牙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6、5.12、5.54、5.56、5.09,t=5.23,均P<0.05)。结论通过口腔综合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不同部位龋齿患病率,纠正口腔保健行为,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腭裂胎儿手术具有无瘢痕形成,诱导颌面部正常发育,防止继发畸形的产生等优点.本文就唇腭裂胎儿手术的动物模型、胎儿手术无瘢痕形成的生理机制、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童锦发  赖铁汉  蒋娟雯 《浙江医学》2010,32(8):1238-1240
牙科畏惧症(dental anxiety,DA)是指牙病患者在牙科诊治过程中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表现在行为上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或拒绝治疗的现象。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DA发生率为5%~80%,其中儿童的发生率更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的普及,儿童DA防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