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121雨水集流工程”项目实施区农户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方法对实施区农户的饮用水源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水质检验。结果由于长期生活在干旱山区的乡村农户卫生观念淡薄,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人、畜粪便随地堆放,水源周围有人、畜粪便等污染源存在,致使窖水水质差,枯水期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高达73.3%、63.3%。饮用不卫生安全水现象十分突出,造成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达18.1%。结论通过提高群众了解掌握与饮水、用水有关的卫生知识及行为技能,加强卫生管护,改善水源周围的环境卫生条件,切断水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对提高窖水卫生安全质量,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广大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会宁县地处西部贫困山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农业人口占94%,经济发展和卫生认知水平比较落后,结核病控制工作任务十分艰巨。1992年会宁县作为结核病控制项目试点县首先启动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卫Ⅴ项目),该项目覆盖了全县的31个乡(镇)50.4万人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会宁县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特点,探讨疫情暴发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个案卡信息和教育部门相关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会宁县2013年总报告发病率为270.96/10万,其中学生发病率为299.56/10万,小学生发病率高于中学生,发病以肺结核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为主,发病数占报告总数的82.37%。结论 2013年会宁县学生人群传染病疫情仍较严重,今后应根据传染病构成变化,在进一步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加大在重点人群中积极推广二类疫苗的接种力度,严格落实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高免疫覆盖率;建立和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有重点地开展疾病筛查工作,可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制度,严把病从口入关;搞好校舍环境卫生,改善环境卫生设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对减少和避免因密切接触传播传染病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主要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为掌握会宁县流脑疫情的流行趋势,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现将会宁县2004-2008年流脑疫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会宁县2008年新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8年会宁县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为有效开展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实施方案》的要求,对2008年会宁县4所小学新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4所小学的771名小学新入学儿童中,有预防接种证的743名,建证率为96.37%,无预防接种证的28名,补证28名,补证率为100.00%。6种疫苗需补种653人次,已补种577人次,补种率为88.36%。结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密切合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提高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重点是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源。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以及结防机构对非结防机构转诊未到位病人的追踪是病人发现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将会宁县2007—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析我县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就诊情况和登记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降低患病率,保障教师和学生身体健康。方法整理汇总2007—2010年结防门诊登记本、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和学生病案记录,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4年中学生就诊3204人,占门诊总就诊量的39.99%,登记治疗学生活动性肺结核1013例,占总病例的33.59%,登记教师患者占总病例的0.73%。其中学生新涂阳190例,占新涂阳患者的20.90%,男女性别比为1.33:1;患者以15~24岁年龄段居多,占92.69%;患者登记分类以初治涂阴为主,占78.97%;病灶类型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占79.86%。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学生患者比例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结论学校环境特殊,人群密集,我县学生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传染性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对师生中的肺结核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8.
2006年甘肃省会宁县部分中小学校发生了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自2月下旬开始发生,至4月中旬基本结束,流行期间全县共报告5起疫情。经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乙型流感爆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会宁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相关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会宁县1986—2009年特别是1997—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会宁县麻疹发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986—2009年平均发病率为15.06/10万,2~6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发病年龄以小于15岁为主,职业以学生为主,学校为麻疹主要发生地,3~7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在450例疑似麻疹个案中,有明确的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仅占29.33%,8~11月龄病例无免疫史的占50.00%,1~14岁病例无免疫史的占27.87%,小于8月龄占2.44%。结论会宁县免疫规划工作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麻疹发病率仍较高,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MV)初种和复种覆盖率及免疫成功率,在采取入学查验接种证、入伍、结婚及就业时接种MV等手段来控制成人和婴儿麻疹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麻疹监测系统和资料分析水平,积极开展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时预警,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复种,消除免疫空白点,避免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会宁县2004~200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主要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为掌握会宁县流脑疫情的流行趋势,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现将会宁县2004~2008年流脑疫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