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的委托,对其2.5%凯素灵悬浮剂灭蟑效果进行现场试验,以该公司生产的2.5%凯素灵可湿性粉剂作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河南室内蜚蠊种类及分布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河南室内蜚蠊的种类与分布,共发现有3属6种,以美洲大蠊分布较广,黑胸大蠊与德国小蠊次之,日本大蠊分布在郑州,洛阳。褐斑大蠊仅在洛阳发现。本文还对各地区蜚蠊侵害状况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3.
淡色库蚊 C.(c.)pipiens pallensCoq.在我国的北方及中部等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为城乡常见的重要蚊类,并是班氏丝虫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的传播媒介。在防制这种蚊类措施中,除改造与消除其孳生、活动的环境条件外,使用六六六、二二三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作者在1979~1980年于博爱竹林区对白纹伊蚊野外自然情况下的生活周期及季节消长的观察结果。
以诱卵竹节测知幼虫最早在6月上旬出现,8月达高峰,消失于11月中旬。成蚊6月中旬诱获,密度呈单峰出现在7、8月,早于幼虫一个月消失。生活周期的观察记录表明,全发育时间平均为13.1~16.6天,卵与蛹分别为3~4天,幼虫期7~9天。
文中就季节消长与自然降雨量的关系等作了讨论,並提出该地竹林区防制该蚊孳生的二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蚊幼虫孳生地的选择,决定于成蚊的产卵。而孳生地水质中各种化学及物理因子对成蚊的产卵习性的选择往往具有重要影响。因而研究分析孳生地水质的理化因素,有助于对蚊幼孳生地的了解及有益于制定防治措施。为此,我们在1981年17—9月于信阳市对废旧轮胎及陶瓷厂出产在外露天堆积的坛、缸这两种类型白绞伊蚊孳生地的水质作  相似文献   
6.
麻蝇(Sarcophaginae)是夏秋季在人类住处附近常见的蝇类。种类繁多,外观又极类似。在除害灭病中要知道哪些种比较重要,如何消灭,就必须对各个种进行研究。本文所报告的是1973年5—10月在伏牛山地区的西峡县开展蝇类调查时有关麻蝇部分的结果。调查点设在西峡县五里桥公社。  相似文献   
7.
湿润浂溉(以下简称润浂)是河南省引黄河水种初区根据该区水沅不足,和春夏旱秋涝的气候特点,总结的水初省水高产经验中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它比淹浂省水1/3~1/2,不仅扩大浂溉面积,而且又能增产12~20%,故为农业科研部门所重视。这一水初增产措施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对(禾刀)田内蚊类幼虫孳生的作用如何?就这个问题我们在1977年6月至10月于武陟县乔庙公社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区啮齿动物在1911年 Thomas 记录了一种,这是最早的报告。1935年傅桐生的“嵩山松鼠类志”,记录6种,Allen(1938—1940)、Ellerman & Morri-son-Scott(1951)先后报道了河南地区的啮齿动物达4种与亚种。1952—1960年周家兴等在伏牛山、太行山、大别山、桐柏等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区虻类 Chen,S.H.& F.Quo在1949年记录了 Chrvsops mlokosiewicziC.sinensis 二种(采集地不详),之后无人作过调查。作者在工作之余作了零星的采集,种类不多。1973年在带领医学昆虫学习班的同学实习过程中,采得虻类19种。近年来随工作之便又采获了一部分标本,经  相似文献   
10.
<正> 根据省爱卫会一九八五年工作计划中提出的要在郑州、安阳、西峡二市一县创造无鼠害城镇的要求,在省洛阳会议之后,我重点考察了这三个市、县的灭鼠工作。此外,对南阳地区的方城,内乡县及南阳市也作了了解。还看了其他一些县的灭鼠工作总结,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