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东莞地区4所医院,收集其2013年4-5月门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1 085份及相应患者的门诊病历,对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使用6种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数居前3位的是左氧氟沙星(48.01%)、环丙沙星(28.52%)和氧氟沙星(13.90%);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的比率高达85.53%(928例,其中采用静脉滴注给药654例,静脉滴注+口服274例);用于泌尿系统(358例,33.00%)、消化系统(305例,28.11%)和下呼吸道(211例,19.45%)感染频次较高;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中,二联用药166例,未见三联及以上用药;部分喹诺酮类药物的口服制剂与H2受体阻断药、H+泵抑制剂和含镁铝制酸药等合用,存在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现象。结论该地区门诊处方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总体基本合理,但在适应证选择、联合用药、剂型选择、用法用量等方面均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结肠息肉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无痛肠镜联合甘露醇,观察组采用无痛肠镜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息肉共63枚,对照组息肉65枚,对照组息肉切除率(90.77%)低于观察组息肉切除率(100.0%),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肠道总清洁度(96.0%)高于对照组(82.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结肠息肉患者采用无痛肠镜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实现良好肠道准备,实现更佳的肠道清洁.  相似文献   
4.
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 366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指导与规范手术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手术科室手术病例1 366份,调查其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被调查的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占总病例数的89.0%,其中术前1 h内给药者仅占30.6%,其余均为术后给药.抗菌药物的疗程为1~63 d不等;预防性用药的疗程多数在3~16 d范围内,其中疗程超过3 d者占94.7%,超过7 d者占53.5%.联合用药非常普遍,其中二、三联用药占总病例数87.5%,且用药频数较高者均为广谱、新型、高效的抗菌药.结论基层医院在手术病例中选择抗菌药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均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9月-2005年9月儿科门诊处方,对有关,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针剂的处方占总处方数76.5%,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73.6%,其中单用为74.0%,联用为26.0%,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36,其中5种以下(含5种)为63.8%,5种以上为36.2%。结论:儿科门诊处方存在着用药品种数过多、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剂型选择不恰当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9月全部住院病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后)作实验组,2005年9月全部住院病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前)作对照组,对两组病例抗菌药物应用及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989例病例中有643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02%;对照组760例病例中有595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6.62,P<0.001)。实验组根据药敏结果用抗菌药物71例,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11.04%;对照组13例,占2.18%;两组之差异有显著性(χ2=38.33,P<0.001)。实验组合理用药率为47.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77%(χ2=27.87,P<0.001)。实验组平均住院费为(2888.00±958.01)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28.00±1 156.12)元(t=8.70,P<0.001);实验组平均抗菌药物费为(247.80±165.35)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50±251.42)元(t=26.36,P<0.001)。结论基层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9月~2006年3月儿童门诊处方,对有关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处方金额为49.65元,使用针剂的处方占总处方数76.5%,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73.6%,其中单用为73.7%,联用为26.3%,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36,其中五种以下(含五种)为63.8%,五种以上为36.2%。结论儿童门诊处方存在着用药品种数过多、注射剂使用率过高、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剂型选择不恰当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用药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克林霉素在本院门诊处方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整群抽取本院2014-01~06应用克林霉素的所有门诊处方1325张,对克林霉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克林霉素采用静脉滴注给药占65.13%;多数病例未根据具体病情确定剂量和疗程;联合用药比例较高,存在无指征用药和不合理联合用药;应用频次较高的前3个科室依次是儿科、妇产科和耳鼻咽喉科。结论门诊处方应用克林霉素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各环节质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克林霉素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林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吸收不受进食影响,体内分布广,临床供应剂型多样,无需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疗效确切[1]。为了解克林霉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本文对我院门诊处方应用克林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对18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ADR中,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137例(64.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83例(52.7%);严重的ADR16例(8.7%);由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最多[167例(78.0%)]。结论 ADR监测工作仍需努力改进,报告的例数和质量有待提高;加强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不断提高用药安全和ADR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