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广州市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某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050名放射工作人员中淋巴细胞微核率≥ 6‰者,共24例作为病例组,按同单位、同性别、年龄相差±5岁进行配对,淋巴细胞微核率正常的放射工作人员,共2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基线情况、电离辐射接触情况、混杂因素的接触情况及体检项目指标,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异常发生率为2.29%,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吸烟/被动吸烟情况(OR=3.667)。结论 广州市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情况属正常,其中吸烟/被动吸烟情况是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某地下人防工事空气氡浓度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AD7型测氡仪对指挥中心、通道等场所进行瞬时氡浓度测量与分析,并粗略估算氡及其子体所致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结果 指挥中心、无线通讯室、中央主通道和仓库区通道这4个有人员停留的主要工作场所的日间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06.7、98.4、129.0、111.1 Bq/m3,总体平均为111.0 Bq/m3222Rn子体所致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400 mSv/a。结论 不同场所的氡浓度不尽相同,且其受通风、排水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呈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医疗机构一台CT装置质量检测不合格项目并分析原因。方法收集此CT装置运行资料,用现场核实调查法,综合该装置的使用与维护记录、验收检测报告和稳定性测试记录等进行分析。结果此CT扫描室环境温度、湿度处于正常工作范围,装置验收检测结果合格,建立了使用维护记录。质量检测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医疗机构未按要求开展稳定性测试、空气校准和水模校准等质量保证措施缺失。结论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CT装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落实稳定性测试制度,对CT装置进行日常维护校准和定期质量保证检测,以确保CT检查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为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观察射线损伤和受照剂量关系选择适当的检测指标。方法 选择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升高的放射工作人员进一步做染色体畸变分析,微核检测和染色体畸变分析均采用培养法。结果 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升高者中,染色体畸变阳性率为16.32%,男性高于女性;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有随着微核率升高而升高的趋势。结论 在射线损伤效应中,微核率异常先天染色体畸变异常;随着微核率升高,出现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因此,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应先检查淋巴细胞微核,微核率显著升高者再进一步做染色体畸变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号令)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第52号令),从事放射工作20年以上的在职者,每年由所在单位安排利用休假时间享受2~4周的疗养待遇。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9例放射病发病情况。方法:调查其职业史、病史、分析症状。结果:9例病人均是因过量照射导致的职业性放射病。结论:放射防护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工作不仅要关注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更要重视心导管术和介入治疗中的射线防护问题,骨科医生也应列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广州市医疗照射单位的基本状况和临床核医学的年频率。方法 按照"九五"期间全国医疗照射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九五"期间核医学的医疗照射水平调查表,对广州市临床核医学单位22家进行了调查。结果 广州市有从事临床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183人;仪器设备108台,其中PET 2台,SPECT 19台,其他87台,无γ心功能仪和脑血流仪。1996年和1998年广州市临床核医学的年频率分别为6.14人次/千人口和6.96人次/千人口。结论 1996年和1998年广州市临床核医学的年频率高于1985年广州市和中国(平均)临床核医学的年频率,也高于1998年广东省、中国(平均)和世界(平均水平)临床核医学的年频率。  相似文献   
9.
选取广州市开展临床核医学项目的23家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23家医疗机构共有放射工作人员313名,拥有核医学设备70台,20家(87.0%)开展了SPECT影像诊断,10家(43.5%)开展了PET影像诊断,临床使用最多的核素是99mTc。核医学诊断与治疗的年频率分别为11.1人次/千人、1.23人次/千人。11家(47.8%)医院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齐全,8家(34.8%)医院、16个点次的防护监测结果不合格。广州市核医学发展迅速,设备更新较快,放射防护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促进核医学工作场所合理布局,落实各项防护措施,降低核医学诊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比对,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方法 把经过退火的七组剂量计寄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①~⑤号为盲样组,其中①③④号采用γ射线照射,②⑤号采用X射线照射,⑥号为跟随本底,⑦号为备用剂量计,照射后的剂量计寄回实验室检测。结果 五组盲样检测结果与照射剂量的相对偏差≤ 0.4,且综合性能指标≤ 0.4,均符合个人监测比对判定标准。结论 本中心个人剂量系统性能符合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