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不同程度ARDS的实验研究潘正甫,谢协驹,胡松海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海口 570005)莫燕娜,陈世民,朱洪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死亡率高,是临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高频喷射通气(H...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快速 ,适于基层或流行病学调查的自测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ICA)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中 H RPII抗原 ,判定是否现症感染。方法 :用 GICA测试条检测全血及滤纸血样中的 H RPII抗原。结果 :40例恶性疟全血及滤纸血 H RPII抗原阳性检出率均为 1 0 0 ,与镜检结果相符合 ;2 5例间日疟均为阴性。结论 :GICA检测血中恶性疟原虫 H RPII抗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滤纸血的应用使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更为便利 ,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层使用 ,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用10只犬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休克前、休克30min及回输血后30min时,血浆中心肌相关酶—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α-羟丁酸脱氢酶(HBD)活性值的变化。结果发现:失血性休克30min时,CK、GOT较休克前显著下降(P<0.05,P<0.01);HBD值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30min时,CK、GOT、HBD值回升,与休克30min时比显著升高(P<0.05),与休克前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提示:失血性休克早期心肌细胞可能存在有一种保护性反应,心肌细胞没有发生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养医学生标准性、规范性的职业技能和习惯,提高<实验生理科学>教学质量.探讨借鉴IS09000族质量管理思想和理念,构建<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从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对<实验生理科学>课程教学进行规范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5.
浅谈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方法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的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方法在理论上非常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必须先溶解组织切片中的石蜡,然后处理组织释放DNA.在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必须严格要求,否则提取的DNA就不理想,影响下一步实验.本文就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 DNA 的方法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病理性黄疸新生儿G6PD缺陷合并微小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技术对179例被确诊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患者进行血清微小病毒B19检测,并同时进行G6PD、血常规、胆红素等各项指标的测定,进行比较.[结果]17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B19感染者35例(19.9%), G6PD缺陷者为24例(13.6%), G6PD缺陷 B19感染者15例(8.5%).[结论]G6PD缺陷合并B19感染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教学秘书在实验生理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担任者需具备的素质,并提出一些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高校实验室承担着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工作,是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正常运行的保障。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在高级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如何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医学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实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验生理科学教学中,实验带教、实验操作、实验准备等环节的常见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ffusion,IR)损伤血浆中分子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MMS)变化的作用.方法 ①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CTRL)、正常体温+肠IR组(IR)、41.5~42℃热休克+假手术组(42C)、41.5~42℃热休克+肠IR组(42IR).②Westem Blot检测肠黏膜HSP72蛋白表达.③改良的紫外吸收法检测血浆MMS水平.④显微镜观察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肠黏膜caspase-3活性.⑤多组问差异的显著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运用LSD-t检验,Pearson相关比较观察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42C、42IR组HSP72蛋白表达水平比CTRL、IR组显著增高[(1.59±0.32)、(2.01±0.64) vs (0.41±0.1)、(0.30±0.04),均P<0.011.②IR组血浆MMS含量与42IR、42C、CTRL组比明显增高(150.83±35.79)vs(122.73±23.23)、(123.11±22.61)、(114.56±31.35)均P<0.05].③42IR.组caspase-3活性比IR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1.16±0.31)vs(2.32±0.54),P<0.01,42I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比IR组明显减少.④421R组与42C、CTRL组之间,各指标(血浆MMS水平;cas-pase-3活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导致血浆MMS增高;热休克预处理可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MMS的升高,这或许是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