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颈小细胞癌2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记录。SCCCIa1例、Ib期15例、Ⅱb期3例、Ⅲb期5例,SCCC早期即可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很容易转移至肺、肝、脑等器官;对16例早期SCCC患者中14例采用手术 放疗 化疗或手术 放疗的综合治疗,其中6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13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 放疗或放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1例接受同步放化疗,8例中晚期患者中2例接受同步放化疗,6例接受典型放疗。结果:15例早期SC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盆腔淋巴结阳性有6例(40%),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的平均生存期为11∶32月。6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手术成功率为100%,2例完全缓解,3例肿瘤缩小>50%,总有效率为83.3%。接受化疗者平均生存期29月,未接受化疗者为18月,接受放疗者平均生存期26月,未接受者22月。8例中晚期行同步放化疗或单纯放疗患者,平均总生存期为22.5个月,2年生存率为37.5%,5年生存率11.1%。死亡患者中有5例死于盆腔复发,3例远处转移。结论:SCCC早期容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复发率高,对化疗敏感,化疗能改善其预后,SCCC的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王爽  梅彤  熊翔鹏  艾小燕 《当代医学》2021,27(24):126-127
目的 探讨内异消癥汤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异消癥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5.56%,痛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采用内异消癥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痛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改良式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改良组),17例行传统式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测量患者POP-Q各点数值以评价术后盆底功能改善状况,以盆底不适调查表短表20(PFDI-20)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输尿管、直肠损伤,无盆腔腹膜后血肿、肠梗阻等。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子宫脱垂复发和阴道壁脱垂,POP-Q各点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出现1例中重度腰痛,传统组术后出现1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1例阴道网片暴露。结论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安全有效;改良式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ER及PR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EMC)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8例EMC组织中COX-2、ER及PR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选取2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COX-2、ER和PR在68例EM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6%(46/68)、55·9%(38/68)和52·9%(36/68),而正常的子宫内膜未见COX-2的表达。COX-2阳性表达与EMC的组织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均有明显相关,χ2值分别为4·095和6·582,P值分别为0·043和0·009;而与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χ2值分别为1·789、0·718、0·729和0·360,P值分别为0·181、0·397、0·393和0·549。ER和PR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值分别为6·123、7·740和4·424,P值分别为0·013、0·005和0·035;χ2值分别为4·494、5·259和4·566,P值分别为0·034、0·022和0·033;而与年龄、手术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χ2值分别为0·06、0·793和0·194,P值分别为0·939、0·373和0·660;χ2值分别为1·249、1·776和0·915,P值分别为0·264、0·183和0·339。结论:COX-2在EM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选择性COX-2抑制剂预防治疗EMC起指导作用,ER、PR的缺失表达与EMC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分析EMC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三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ESN)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发生的一种极其少见的肿瘤,20世纪60年代前多被诊断为子宫内膜间质异位,后又曾有过间质腺肌瘤、内膜增生症等名称。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以前常将其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现在,根据WHO(2003年)对女性生殖道肿瘤组织学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4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65.5%。ER、PR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G1级者ER、PR阳性表达率(74.4%、83.7%)显著高于G2级(55.6%、59.3%)(P〈0.01)和G3级(14.3%、21.4%)者(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77.4%,〉1/2者阳性表达率为38.7%、45.2%,两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9.4%、71.6%)分别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0.0%、20.0%)进行比较,2者比较PR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分析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的发生趋于年轻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能力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COX-2表达,并检测其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微血管密度及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OX-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有关,与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微血管密度与组织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Ki-67指数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COX-2的表达阳性者其微血管密度值显著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1),而COX-2的表达阳性组织中Ki-67指数较阴性组织显著增高(P<0.01)。结论COX-2过度表达、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癌细胞过度增殖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COX-2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三者可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经阴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VNOTEH)及传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为患者寻求更适合、更微创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tVNOTEH组(54例)及传统腹腔镜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t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