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目的 研究2009-2015年深圳市不同来源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携带毒力、耐药基因、耐药表型情况和分子型别研究。 方法 2009-2015年期间,86株SA分离自医院病人、医院环境涂抹样、食物中毒等样品。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SCCmec基因型,进行蛋白A基因多态性(single locus DNA-sequencing of the repeat region of the Staphylococcus protein A gene,Spa)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ing typing,MLST)研究。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方法,对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检出21种毒力基因,55株(64.0%)携带mecA基因。SCCmec分型结果,Ⅲ型为优势型别(60.0%,33/55)。86株SA分为24种Spa型,MRSA菌株Spa优势型别为t030与t437,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的优势型别为t091与t127。86株SA分为23种 MLST型,形成3个克隆复合体CC239(27.9%)、CCnew3(27.9%)与CC188(11.6%)。 结论 优势型别为ST239(Spa-t030)、STnew3(Spa-t437)具有多药耐药的特征,且携带多种毒力基因。MRSA流行株、非流行株与MSSA在携带毒力与耐药基因之间均存在差异。需要加强监测SA中的优势型别及MRSA菌株.关注其耐药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深圳市南山区2009-2015年医院内患者临床检测标本、医院台面与医护人员双手涂抹样以及食物中毒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single locus DNA-sequencing of the repeat region of the Staphylococcus protein A gene,Spa)的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SA的mecA与femA基因,PCR方法检测24个毒力基因以及SA蛋白A基因,PCR产物测序后序列上传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 87株SA共检出4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MRSA),检出率为55.2%。共检出21种毒力基因,检出率60%的毒力基因有LUKDE(65.5%)、SHE(67.8%)、mpHLG 2(85.1%)、HLD(93.1%)和 HLA(100.0%)。94.3%菌株携带5个以上毒力基因。三类样本中有11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SEB、mpSEC、mpSEJ、mpSEO、TST、HLB、HLD、mpHLG 1、mpHLG 2,mpETB和PVL。其中mpETB与PVL仅在患者中检出,肠毒素基因在食物中毒株中携带率较高。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aureus,MSSA)的3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mpETA、PVL及mpHLG 2;MRSA的毒力基因mpETA与PVL检出率明显高于MSSA(P=0.033, P=0.030),而mpHLG 2检出率明显低于MSSA(P=0.021)。87株SA分为24种Spa型,患者优势型别为t030(30.0%)与t437(36.7%),医院其他样本优势型别为t091(50.0%),食物中毒优势型别为t127(36.8%)与t091(21.1%)。结论 三类样本部分毒力基因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与MSSA携带毒力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类样本中均存在优势的Spa型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2015—2017年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一般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初步预测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哨点医院以及暴发疫情的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对采集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鉴定;采用微量半致敏血凝抑制方法(HI)对一般人群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2015—2017年深圳市南山区哨点医院共采集ILI 鼻咽拭子样本784份,检出阳性标本208份(26.53%);共报告ILI暴发疫情175起,累计报告病例数367例。哨点医院和流感暴发疫情的ILI检测结果在时间分布上基本一致。一般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一年中某亚型的流感病毒活动性越强,人群针对该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及GMT值随之升高。结论 南山区流感流行特征有一定规律,每年1—7月份为季节性流感的发病高峰期。一般人群抗体水平随着ILI流行特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ILI流性特征与流感病毒活动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大学新生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水平。方法 于2021年9月,以深圳市南山区287名大学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水平,比较不同特征大学新生各抗体水平差异。结果 大学新生百日咳的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阳性率分别为14.642(13.073~16.399)IU/mL、20.56%(59名)。大学新生白喉的抗体GMC、阳性率和保护率分别为0.098(0.086~0.111)IU/mL、98.95%(284名)、46.69%(134名)。大学新生破伤风的抗体GMC、阳性率和保护率分别为0.121(0.106~0.139)IU/mL、100.00%(287名)、54.70%(157名)。不同分组大学新生的百白破抗体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大学新生人群百日咳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近期百日咳感染比例较高,需加强对此群体的百日咳的监测;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较高,而保护率较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疫苗接种政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八种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HHV)携带率,分析深圳市MSM人群HH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收集2021年4月―12月在深圳市咨询检测的男性口腔拭子及调查问卷,分为MSM组及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对8种HHV DNA进行检测,用Epidata双份录入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其性行为情况和HIV、梅毒、疱疹病毒感染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HIV、疱疹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250人,其中MSM组126人,对照组124人。MSM组HHV人群中,HSV-1携带率为9.52%(12/126)、HSV-2携带率为2.38%(3/126)、VZV携带率为0、EBV携带率为37.30%(47/126)、HCMV携带率为0.79%(1/126)、HHV-6携带率为19.05%(24/126)、HHV-7携带率为94.44%(119/126)、HHV-8携带率为0.79%(1/126)...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深圳市禽源、牛源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与相同时期和地区腹泻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比较,寻找空肠弯曲菌传播的证据。方法 对深圳市2016年3—11月分离的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进行复苏、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应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空肠弯曲菌126株,其中腹泻患者来源22株、禽源44株、牛源60株。除3株不能分型外,其他123株菌成功获得PFGE图谱。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呈现不同的基因特征:人源菌株PFGE带型高度多态化,未发现集中型别;P1是禽源空肠弯曲菌的主要型别;牛源菌株呈现多型别分布,主要型别有C1~C6。综合分析发现,有3个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患者和禽牛来源的菌株。T1型别有12株菌,分别来自患者(3株)、禽类(6株)和牛(3株),T2型别包含5株菌,来自患者(1株)、禽类(2株)和牛(2株);T3型别包含7株菌,仅来自患者(1株)和牛(6株)。结论 本研究发现3个空肠弯曲菌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腹泻患者和禽牛来源菌株,为空肠弯曲菌的溯源提供证据。T1可能是深圳市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流行型别,在腹泻患者、禽源、牛源菌株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成都地区腹泻患儿中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检出率、型别分布以及VP4/VP2基因特征。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从693例腹泻患儿病例粪便标本提取的病毒核酸进行HRV-5’NCR筛检,筛检阳性标本扩增HRV-VP4/VP2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通过序列的比对分析鉴定病毒型别及同源性。结果 6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HRV核酸检出率为9.24%(64/693)。获得VP4/VP2有效序列31条,HRV-A型18例,HRV-B型4例,HRV-C型9例。结论成都地区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中鼻病毒检出率较高,不同基因型均有检出并且以HRV-A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IV-1高暴露未感染人群(ESN)、正常对照人群和HIV-1携带者DC-SIGN和DC-SIGNR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探讨这两个基因多态性与HIV-1不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两个基因颈区重复序列,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两个基因不同重复序列的电泳图差异,以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DC-SIGN在三组人群中以7/7型为主,三组人群共检出9个非7/7基因型,但DC-SIGN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DC-SIGNR具有高度多态性,7/5、5/5和6/7基因型的频率从ESN人群、健康对照人群和HIV-1携带者逐渐降低,同时5和6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呈现均匀下降,但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结论我国汉族人群DC-SIGN基因多态性变异很低,其对于今后HIV-1人群不易感性的研究意义不大;DC-SIGNR基因多态性对于HIV-1不易感性的意义尚需要大样本的验证或细胞生物学实验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陈喜凯  廖虹瑜  叶倩  胡鹏威  曹霞  裴晓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23-6125,6129
目的 探讨四川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流行状况及基因特点.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9年9月~2011年5月的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oV核酸,通过测序进行分型和进化分析,统计分析NoV感染与性别、年龄、季节和临床症状特点的关系.结果 485例粪便标本中,Nov阳性60例,其中GⅠ簇5例(占8.3%),GⅡ簇54例(占90.0%),混合感染1例(占1.7%);12~24月龄儿童最易感染,未见性别和季节差异;呕吐与NoV感染存在中等强度的关联;24株GⅡ簇NoV中,GⅡ-4基因型占79.2% (19/24),GⅡ-3为16.7% (4/24),GⅡ-2型占4.1% (1/24);19株GⅡ-4中,有8株为2006a变异株,11株为2006b变异株;另外,4株NoV的重组分析显示并未发生重组现象.结论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期间,NoV是引起成都地区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GⅡ-4基因型(包括2006a和2006b变异株)为优势毒株,研究发现的一株GⅡ-2型NoV国内未见报道,因此应对成都地区儿童的NoV感染进行长期监测和病原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方法.方法 以类志贺邻单胞菌23S rRNA基因为目标设计引物,使用EVAGreen染料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优化反应条件,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DNA,建立标准曲线;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并将所建方法用于粪便模拟样品的检测,与常规培养法比较.结果 在反应体系为10μl,模板为1μl的条件下,该方法可测的最低拷贝数为2.18×101拷贝/体系;重组质粒标准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108~102 copies/μl);批间差异小于5%,批内差异小于3%;特异性试验中类志贺邻单胞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他常见肠道致病菌、常见弧菌以及常见正常肠道菌均为阴性;粪便模拟样品前增菌处理后检测灵敏度为25 cfu/10 ml增菌液,检测结果和传统培养法相符.结论 成功建立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途径,并可对样品中类志贺邻单胞菌进行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