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2000年6月~2008年3月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共8例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肇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可能与手术中子宫内膜种植腹壁有关,疼痛经期加重.有腹壁包块,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彻底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是切口部位出现包块,有疼痛且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羊水过少对母儿影响。方法收集大连市旅顺口区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羊水过少孕妇126例,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羊水量正常孕妇130例作为对照,探讨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比较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结局影响、对母体的影响。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重要信号,一旦确诊,应积极处理。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4.
X线机为各级医疗单位常见常用的辅助检查设备,在临床诊断中占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介绍了X线机在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方法,以便在降低维护费用的同时,充分发挥X射线机的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医疗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5.
6.
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伤口愈合是机体组织对损伤刺激的生理反应,包括四个阶段:止血、炎症、增殖与重新塑形。此过程需要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综合调控,使伤口在一定时间内得以愈合。某些因素导致的伤口经久不愈,属于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从细胞与分子水平探讨伤口愈合的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根据测量过程,全面鉴别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和扩展不确定度U95.结果: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含量测定的结果可表示为98.6%±1.0%(k=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为0.5%和扩展不确定度U95为1.0%;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对合理地赋予被测定结果的分散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药物流产(药流)在国内临床已广泛使用十多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与人工流产相比尚存在完全流产率较低、术后流血时间长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及提高药物流产率,本文对可能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及临床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星明  张辉华  杨波  胡永清  汪虹 《重庆医学》2011,40(35):3589-3591
目的 探讨胎头方位及母体体位对胎儿外耳超声显示率的影响.方法 用经第一颈椎双耳平面(FCEP)法联合改变母体体位对1 942只胎儿外耳进行超声检查.将胎头方位分为14种,记录改变母体体位前、后各胎头方位下胎儿外耳的超声显示率.结果 改变母体体位前胎儿外耳总显示率为56.75%,其中正枕前为100%;正枕后为72.2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雌二醇联合监测在早孕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孕龄在6~8周的早期妊娠孕妇共162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成3组,继续妊娠组56例,胚胎停育组36例,对照组70例。按孕周又分成3个亚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孕6~8周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水平继续妊娠组低于对照组,胚胎停育组低于继续妊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可以预测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预后,判断能否继续妊娠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