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2年7月~2015年1月,我科在关节镜下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1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47岁。左侧5例,右侧7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5例,Ⅲ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Endobutton系统重建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8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19例,应用改良Endobutton系统重建治疗方法)和对照组(19例,应用金属螺钉固定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功能评分、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平均AOFAS足踝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74%,18/19)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ndobutton系统重建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6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和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局部复发和远期治疗的结果。方法对1995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本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6cm)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组织学类型和Dukes分期、术前术后治疗情况等采用卡方分割、多因素统计法分析、P〈0.05,均无显著差异的64例,其中保肛手术组37例、Miles手术组27例。结果保肛手术组2年局部复发5例(13.5%)、5年生存率20例(54%);Miles手术组2年局部复发3例(11%)、5年生存率15例(5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的前提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全胃切除术式在胃底贲门部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1998年5月至2007年5月兰州大学附属白银医院普外科手术的118例胃底贲门部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A组)65例,近端胃切除术(B组)53例.对2组患者浸润程度、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9.4±3.9)个和(15.2±2.6)个(P<0.05),淋巴结转移率为40.8%(514/1261)、54.8%(441/806),A组No.5、No.6淋巴结转移率为15.4%(10/65)、12.3%(8/65).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65)、13.2%(7/53).A、B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46.2%、30.8%和66.0%、36.9%、18.5%.A组3、5年生存率高于B组(P均<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更利于胃周淋巴结的清扫,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Ⅰ、Ⅱ、Ⅲ期患者3、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arris评分、FIM得分的差异,分析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Harris评分、FIM得分的相关性。结果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分别为17. 62±2. 63 mg/L、152. 36±10. 35 pg/ml、10. 66±2. 04 mg/L、36. 84±5. 11 n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 75±1. 68 mg/L、58. 17±6. 22 pg/ml、5. 35±1. 13 mg/L、15. 33±3. 04 ng/L)(P0. 001);髋关节发育不良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FIM得分分别为65. 32±5. 34、52. 37±4. 52分,均低于对照组(99. 15±1. 02分、90. 86±1. 05分)(P0. 001);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Harris评分、FIM得分与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 05)。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较高,且与Harris评分、FIM得分负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USS钉棒系统对骨折复位、椎体高度恢复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寻求胸腰椎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不同类型的胸腰椎骨折,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恢复程度,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60例随访12~36个月,术后椎体高度全部恢复;椎体后移、旋转、脱位得到矫正;Cobb角恢复正常.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法评估,除2例A级未恢复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USS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独特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胃癌化疗后不良反应及炎症标志物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的影响.方法:选择Ⅱ~Ⅲ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苦参碱+FOLFOX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FO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肘横纹小切口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横纹小切口复位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记录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时间3~6周。无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神经损伤、肘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40°~150°、伸直0°~8°,前臂旋前80°~90°、旋后75°~80°;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结论肘横纹小切口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胆源性脓毒症TNF-α、IL-6、C反应蛋白(CRP)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年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并于24h内实施手术的28例胆源性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编号法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强化组,n=14)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n=14),于术前及术后1、3、5和7d检测2组患者TNF-α、IL-6及CRP水平并计算APACHEⅡ评分。结果强化组术后5和7d的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术后3、5及7d的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术前比较,强化组IL-6及APACHEⅡ评分于术后3d开始明显下降(P〈0.05),早于对照组。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抑制胆源性脓毒症术后TNF-α、IL-6及CRP的合成,保护受损的肝细胞,降低APACHEⅡ分值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从而减少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