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Y 型神经导管修复大鼠骶1 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聚碳酸亚丙酯(poly propylene carbonate,PPC) 复合I 型胶原制作的Y 型神经导管修复大鼠骶1 神经2mm 缺损,术后2 周取材,通过电生理、形态学等指标评价神经导管修复骶1 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神经吻合口处连续性良好,吻合口周围无粘连。NF-200 染色显示,S1 神经主干神经纤维再生长入移植段近端吻合口。结论 该神经导管对大鼠骶1 神经缺损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湖北省人群莱姆病感染情况。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1192人中检出阳性152份,排除钩体MAT阳性30份,实际莱姆病IgG抗体阳性122份,阳性率10.49%(122/1162)。其中五峰县14.39%,南漳县9.92%,保康县7.12%。男性阳性率10.71%,女性阳性率9.94%,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人群年龄为9~68岁,20~40岁青壮年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农民8.93%,林业工人13.65%,学生3.57%。人群蜱叮咬率为5.92%。有蜱叮咬史者莱姆病阳性率高达56.71%;而无明确蜱叮咬史者阳性率仅为7.67%。确诊莱姆病关节炎4例。结论:湖北省人群中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并有莱姆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湖北省南漳地区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与趋势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湖北省南漳县散发的艾滋病患者为线索,对密切接触者以及有卖血或输血史的高危人群分期分批抽血筛查,经ELISA法检测抗-HIV,再经免疫印迹法确证。出现临床症状者诊断为AIDS,余为HIV感染者。结果从1996~2004-03,全县共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156例。其中发病98例,死亡68例。全县11个镇中10个镇均有病例报告。男95例,女6l例,年龄2~63岁,以21~45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经血液、性、母婴三个途径传播,经血液传播(卖血、输血)129例,占82.7%,其中经输血感染56例,占血液感染传播的43.4%,经性传播23例,占14.7%,经母婴传播4例,占2.6%。结论南漳县艾滋病流行源于1995前后农民参与跨县、跨省地下非法采血浆(卖血)和医疗输血感染所至。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由原来卖血、输血高危人群感染逐渐向普通人群播散,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不断增多,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患者术中体温变化与压力性损伤及受压部位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95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其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分别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开始后30 min、1 h、1.5 h、2 h体温和受压部位微环境变化,微环境包括肩部、臀部、足跟温度及湿度。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体温与微环境的关系,并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低温、微环境变化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结果 95例患者中,共有17例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7.89%,其中压力性损伤Ⅰ期12例、Ⅱ期4例、Ⅲ期1例。发生组手术开始后1.5 h、2 h体温,肩部、臀部、足跟温度、湿度较手术开始时上升,且高于未发生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患者术中体温与肩部、臀部、足跟温度及湿度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合并糖尿病、术中低血压、术中最高体温≥37.4℃、受压部位温度变化≥0.5℃、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