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了解中老年干部健康状况 ,我们于1995年12月~1996年2月 ,对广州市白云区机关40岁以上在职及离退休干部456名进行了健康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检查方法采用内科物理检查法、血尿大便常规法。2结果本组456例中有59例基本正常 ,397例均有不同程度疾病 ,其中高脂血症 (208例)、脑动脉硬化、宫颈炎患病率较高。在117例结肠镜检查中 ,有结肠息肉19例 ,其中13例为腺瘤息肉 ,5例为异常增生 ,其他1例。另检出结肠炎6例 ,急性结肠炎1例。用脑血管多普勒超声波检查200例 ,发现阳性者141例 ,其中脑动脉硬化102例 ,动脉供血不足30例 ,脑动脉痉挛9…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人口流动无偶生活状态对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白云区三家医院近十年所有因循环系统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与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死亡率曲线拐点滞后1~2年与流动人口数据曲线拐点良好对应(R=0.784, P <0.01)。无偶组60岁以下男性死亡比例高于女性,亦高于已婚男性。病程短于一年期者比例达到35%,同样男性死亡比例高于女性。无偶男性约有45%在一年内死亡(P <0.05)。结论白云区流动人口增长与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上升呈正相关,无偶生活状态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尤其对男性患者存活率以及存活期有着实质性影响。加大对流动人口宣传与教育,对无偶人群,尤其是男性进行相应的健康体检,及早诊治是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201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各街镇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当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结合传统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建立2019—2020年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数据库,进行全局趋势面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测其空间分布特点和聚集性特征。结果 201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街镇为三元里街道,且死亡率自北向南、由东向西有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特点,在三元里街道、太和镇、永平街道等区域存在空间聚集性。结论 2019—2020年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应针对三元里街道等高-高聚集性的热点地区采取更严密、有效的肿瘤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