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食品卫生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外送快餐的食品卫生更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外送快餐是集中加工烹饪并根据消费者的订购要求,以盒装、桶装等方式外送销售的主食和菜肴.外送快餐这种用餐方式以其食用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市每天食用快餐的人数约在10万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外送快餐生产经营企业已达100多家.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卫生防疫站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着卫生行政执法职责,使监督执法与有偿技术性服务不分,甚至作为有偿服务的支撑,体制改革后,卫生防疫站由一个单位变成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为主体的两个独立的单位,工作关系亦随之发生变化。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如何处理好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两个机构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19日上午7:40,接江阴市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称该服务中心先后收治了十多名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且尚有患者不断前来就诊,所有患者都为某服装公司职工。接报后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验,证实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8:K67混合污染食物,导致208人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为了解江阴市市售熟食卤菜的卫生质量,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对全市404家熟食卤菜销售单位随机采集样品836件,按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检测微生物指标,对106件样品按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江阴市熟食卤菜的卫生质量极不理想,合格率仅为47.97%,微生物污染物仍是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x^2-=61.83 P〈0.005)。酱卤肉类好于凉拌类(x^2=34.63 P〈0:005);城市好于农村乡镇(x^2=19.93 P〈0.005);宾馆(饭店)好于熟食卤菜店(x^2=19.92 P〈0.005):一年四季中三季度合格率最低,四季中存在显著差异(x^2=36.68 P〈0.005)。结论加强对熟食卤菜加工场所卫生、运输工具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熟食卤菜的卫生监管,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操作意识和全民的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进行宣传培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江阴市农村居民死因分布,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2011-2012年我市农村居民死亡率为747.57/10万,其中男性为768.22/10万,女性726.47/10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平均寿命为74.0岁,其中男性70.1岁,女性78.2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05)。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内分泌系统。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总死因的83.7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病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掌握我市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江阴市食物中毒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江阴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中毒细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溶藻性弧菌为主;集体食堂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人数最多,占42.24%。行业以餐饮业和熟食店为主,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肉类及其制品。每年7~9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结论应加快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市2005-2007年报告的3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该类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法对我市2005-2007年报告的3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录人计算机,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5-2007年共发生3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总数的6.98%。②发生高峰季节是春、夏和秋季。③人群年龄、性别和职业无特异性。④潜伏期最短的6h,最长的6d;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⑤传播方式以粪-口途径、人-人接触,食物、水源传播为主。结论我市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水平较高,且卫生管理上存在监管未到位等薄弱环节;提示今后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自身检验能力,同时要在高峰季节前做好预防该类疫情的关键控制点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江阴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008-2010年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市售食品进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导致江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为食源性疾病及食品污染物主动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23.24%。中毒细菌主要为溶藻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二、三季度致病菌检出率较高。责任单位中,家庭和熟食店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餐饮服务企业和集体食堂。各类样本中,肛拭的检出率最高。结论江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致病菌的检出率较低,应进一步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能力,加强对条件致病菌的检测,为食物中毒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