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调查居民对分级诊疗的接受度与期望,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南京市浦口区11个社区中各抽取100位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晓家庭医生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患有慢性病的居民更能接受社区首诊。居民最希望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分别是定期体检、常见病诊治、慢性病治疗和指导、随时获得服务和健康指导,以及紧急情况的抢救。结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及度,充分利用医保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重点人群逐步扩大到普通人群,强化对常见病诊治以及其他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职责与功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也是我国"十三五"医改的核心目标之一。江苏省作为我国第一批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试点的重点工作,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截至2017年,江苏省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初步建立有序的双向转诊制度。通过对江苏省的试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政策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练璐  邹慕蓉  胡丹  陈家应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8):3501-3504
背景 完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而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关键。目的 分析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为完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7年7-9月对南京市浦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所有成员287例进行问卷调查,对8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8例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及4例政府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结构性访谈。以双因素理论为指导,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分析家庭医生团队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2%。在保健因素方面,政策与管理制度和薪酬水平是影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在激励因素方面,工作成就感和个人发展是影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建立健全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增加工作成就感、建立职业发展平台,完善激励机制,从而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苏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医疗服务提供、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有关改革政策、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江苏省卫生统计资料,提取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苏省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医院经营风险不断增加;药占比明显下降,门诊与住院医药费用增幅逐年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趋势放缓;技术劳务性费用占比有所提升,医务人员价值得到体现;财政补助水平仍然较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患者就医负担并未有效减轻。结论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深化比价研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适时动态调整,建立起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医药、医保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联动,促进各部门间政策衔接顺畅,进一步完善"三医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背景 随着“强基层”措施的推进,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数量已得到较大增长,但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与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仍有差距。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城乡间基层医生医疗服务能力的现状,探讨提升中国基层医生医疗服务能力的策略。方法 于2020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东、中、西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8 537名医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使用课题组既往开发的基层医生卫生服务能力指标体系,选取其中医疗服务部分的指标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危急重症应急处置,医疗服务协同及中医药服务4个方面评价基层医生医疗服务能力的具备情况、满足工作需要情况。比较不同地区、机构层级基层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具备情况和满足工作需要情况的差异。结果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 46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9.2%。有6 954名(82.1%)、4 283名(50.6%)、4 800名(56.7%)、4 464名(52.7%)基层医生具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危急重症应急处置,医疗服务协同以及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医疗服务能力具备率方面,地区分布上,中部地区基层医生各项医疗服务能力具备率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品牌基因理论为框架,分析了健康促进医院的品牌基因结构与作用,探讨了其特征和建设路径。健康促进医院品牌基因由服务品牌基因、文化品牌基因、环境品牌基因和管理机制品牌基因组成,并通过健康教育、健康文化、激励机制、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组织管理等要素构建品牌形象。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具有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特征,医院性质、规模、区位等决定其个性特征。基于品牌基因理论从明确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打造品牌特征、创新品牌服务模式和优化品牌传播体验4个方面提出建设路径,旨在为健康促进医院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