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本地区五个县九所哈萨克族小学学生共计4125人进行了斜视、弱视的调查。调查对象全部为4—14岁哈萨克儿童。在受检儿童中发现斜视者48例,患病率为1.1%。外斜视32例占66.67%,内斜视16例占33.33%,斜视并有弱视者15例占31.25%。斜视而视力正常者33例占68.75%。在4125例受检儿童中发现弱视139例(209只眼),其患病率为3.37%,双眼弱视70例,单眼弱视69例,二者无显著差异。139例弱视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66例,二者亦无差异。209例只弱视眼中轻度弱视84只眼占40.19%,中度弱视104只眼占49.76%,重度弱视21只眼共占10.05%。调查中笔者发现哈萨克族儿童弱视眼尤以屈光不正为多,209例眼中有106只为单纯性远视眼,因此笔者提出如何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并予以纠正将有可能防止许多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眼球表面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球表面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表现。方法1975~2007年12月经我院病理检查确诊的眼球表面鳞状细胞癌患者16例,就其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文眼球表面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5.8岁;以户外工作者多见:肿瘤部位以颞侧角膜缘最多。主要临床症状有疼痛,畏光和流泪,但视力均正常。病理特征:上皮鳞状细胞层次变厚,极性紊乱,胞浆红染,核分裂明显,多数出现角化,以高、中分化为主。治疗以手术切除加局部抗癌药物点眼效果较好。结论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且预后较好,但仍然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伊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了解我区少数民族儿童眼外伤发病情况,现将我院1981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少数民族儿童眼外伤病例报告如下:发病率:15年来,我院共收治少数民族儿童眼外伤351例,占住院眼科总数的5.71%,占住院眼外伤总数的21.52%,占住院儿童眼外伤总数的63.2%。汉族:少数民族=1:1.72。(1)351例少数民族儿童眼外伤中,穿孔伤202例(57.55%)、挫伤119例(33.90%)非伤27例(7.69%)、化学伤3例(0.86%)、穿孔伤居首位,这与国内报道一致。(2)民族:维吾尔族182例(51.85%)、哈萨克族94例(26.78%…  相似文献   
4.
明胶海绵片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应用两种不同填塞物的疗效。方法 将6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手术中采用明胶海绵片(336眼)和凡士林纱条(306眼)做为吻合道的填塞物,术后观察成功率,炎性反应及出血等情况。结果 应用明胶海绵组手术成功率97.32%,炎性反应17.26%,无术后出血。应用凡士林纱条组手术成功率89.22%,炎性反应83.01%。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做为吻合道的填塞物。它  相似文献   
5.
由眼部症状发现的艾滋病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 1998年在普通眼病检查中发现 3例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 ,AIDS)患者 ,其血清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血站HIV初筛实验室检测为抗 HIV阳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滋病监测中心确认为抗 HIV阳性。现报告如下。例 1 男 ,2 2岁 ,未婚 ,有固定性伴侣 ,吸毒。 6个月前与人共用注射器静注海洛因 ,2个月前突然高热、便血、吐血 ,经一般治疗略好转。近 3个月消瘦明显。因 1个月来双眼视物不清就诊。检查 :身高 174cm ,体重 45kg。双眼视力均1 0 ,瞳孔区少量渗出 ,眼底窥不…  相似文献   
6.
剥脱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12例剥脱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剥脱综合症的发病率、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治疗以及误诊等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共18只眼患有此病,平均年龄67岁。男性9例,女性3例,维吾尔族11例,回族1例。合并开角型青光眼11例,16只眼(92%),并发白内障1例,2只眼(8%)。其中10只眼行小梁咬切术,2只眼行白内障摘除术,药物治疗6只眼首诊误诊6例(50%),并且在16只合并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中有11只眼(68.8%)的视力低于手动。  相似文献   
7.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endothelialsyndrome,ICE综合征)是一种致盲性眼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我们3年来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例1:陈××,女,66岁,汉族。主诉:左眼视力逐渐下降1年,看不见1个月,有时眼胀。于1997年3月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天性虹膜缺损”收入院。1年多来患者因左眼视力下降,胀疼,在本地多家医院就诊,均被诊断为先天性虹膜缺损、多瞳症、白内障、视疲劳等。入院后全身体检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颞侧手动,不…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性,8岁,哈族,左眼红肿,视力障碍20天伴眼疼、畏光、头痛、恶心等症状。于1997年9月24日入院。查体:T37℃,P90次/分,R20次/分。发育正常,精神差。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多,并示沿纹理分布的多个散在的小结节。意见:双肺血播型肺结核(亚急性)。白细胞11.38×109/L,血沉20mm/h。左眼无光感,眼压4.96kPa,眼球向前突出,各方向运动受限,眼睑水肿,结膜水肿,混合充血,巩膜充血,角膜混浊,羊脂状KP(),前房深,虹膜纹理不清,新生血管形成,瞳孔4mm散大,光反应消失…  相似文献   
9.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各类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机制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45例术后瞳孔膜形成进行观察。Ⅰ级膜96眼,采用地塞米松眶内注射联合散瞳治疗。Ⅱ级膜49眼采用5-FU联合地塞米松眶内注射及散瞳,随访3~12月。结果 瞳孔膜1周内大部分吸收,5例15天吸收,除拒绝治疗的3例外,无1例复发。结论 瞳孔纤维膜的形成可能与血-房水屏障破坏和免疫反应有关。5-FU联合地塞米松眶内注射及散瞳治疗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对1998年收治的以眼部症状首诊眼科的3例艾滋病病人进行临床分析。该3例均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滋病监测中心用蛋白印迹法,确认为抗-HIV阳性的青年。均为男性。有反复发热、消瘦史,2例抗-HCV阳性,2例胸部CT片示有类似结核病作者单位:835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许伟、王磊、纪光辉、严萍、段芸);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血站(柴淑霞、努尔克孜、杨友华)变,尿检蛋白阳性。眼部症状表现各不相同,眼底出血,葡萄膜炎,带状疱疹及眼睑脓疡。其中1例于收治10天后全身皮肤溃烂,浮肿,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