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管庆虎  钮文异  刘铭  张丽  冯军  蒋凤  唐宁 《贵州医药》2012,36(6):564-566
贵州省属西部欠发达省份,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Hepatits B Vaccinel,HepBl)及时率较低,提高农村在家出生儿童的HepBl及时接种率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2011年我省在剑河、罗甸两县实施了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项目县乙肝防治知晓率、住院分娩率、HepBl及时率均有所提高,现将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丽  王涛  管庆虎  刘航  任刚  叶绪芳  苏飞  李胜 《贵州医药》2009,33(8):686-689
目的了解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1-2006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系统数据库,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1-2006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1998例,年报告发病率均大于1/10万,其中,非AFP病例242例,AFP病例175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2003-2006年全省AFP病例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连续4年低于80%,2001-2006年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报告贵州省OPV基础免疫应种儿童3125808例,实际接种30792169例,报告接种率98.51%。结论贵州省已连续12年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贵州省维持无脊灰状态的AFP病例监测与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工作亟待加强,尤其应对位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黔西南和六盘水地区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贵州省实施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成本-效果。方法 根据贵州省HepB接种情况,1992年、2006年、2014年贵州省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计算全省不同时期HepB接种投入以及接种HepB的成本效果比值(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结果 贵州省1999-2016年共接种HepB 25951786剂次。全省推广使用HepB、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查漏补种免疫策略18年,共减少HBsAg携带者3195730例,减少慢性乙肝319573例,减少肝硬化31957例,减少肝癌3196例。1999-2016年贵州省实施HepB免疫策略总投入成本675亿元,18年间接种HepB每减少1例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病例需投入的成本为19013元,其中,推广使用HepB疫苗时期(1999-2002年)、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HepB查漏补种时期(2003-2010年)以及后HepB常规免疫时期(2011-2016年)接种HepB每减少1例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病例需投入的成本分别为57979元、7809元和35912元。结论 接种HepB对降低贵州省接种人群乙肝发病水平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2003-2010年将HepB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查漏补种免疫策略的成本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省百日咳病例频发地区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评估真实发病水平和疾病风险,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在贵州省钟山区和威宁县2个百日咳频发地区,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健康人群的静脉血清3~5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测定血清中百日咳鲍特菌总IgG含量;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整理测定结果,通过SPSS 18.0,选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测钟山区和威宁县健康人群血清605份,百日咳鲍特菌总IgG阳性率为10.41%,其浓度几何均值为10.46IU/ml;男女性别间百日咳鲍特菌总IgG抗体阳性率(10.55%,10.00%)和抗体浓度(9.91IU/ml,10.95IU/ml)均无统计学差异(=0.049,P=0.893;F=2.957,P=0.355);4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 P)免疫人群与3剂次DTa P疫苗免疫人群间的百日咳鲍特菌总IgG浓度分别为2.96IU/ml、2.76IU/ml,二者间百日咳鲍特菌总Ig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757,P=0.694);0-3岁人群百日咳鲍特菌总IgG浓度随接种时间推移而下降,末次接种疫苗后5个月内为3.61IU/ml,2-3年后降至2.19IU/ml(F=2.731,P=0.035);受百日咳感染影响,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鲍特菌总IgG浓度有较明显的峰值,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呈波动性上升。结论贵州省百日咳频发的钟山区和威宁县健康人群血清中百日咳鲍特菌总IgG水平较低,可能存在接受疫苗免疫的人群仍然感染百日咳的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监测,优化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疫苗、冷链及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9年全省3个地区、5个县、10个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欠规范现象在贵州省的地、县、乡级仍然存在。结论健全并落实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加大培训和督导工作力度,对提高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和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贵州省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经验;提供贵州省维持无脊灰状态病毒学监测依据。方法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2000~2009年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健康人群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①2000~2009年全省共报告AFP病例3012例,采集报告AFP病例、AFP接触者和健康人群粪便标本共3207例6609份;②从所有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275例(株),10年总分离率为6.7%,分离到非脊灰其他肠道病毒(NPEV)484例(株),总分离率为11.8%;③275株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225株为疫苗相关株(81.8%),44株为疫苗变异株(16.0%),6株为疫苗衍生株(VDPVs)占2.2%。至2009年底该省已连续16年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④2000~2009年该省均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WHO和国家脊灰实验室每年一次的能力验证考核和每2~3年一次的合格脊灰实验室现场认证。结论贵州省脊灰实验室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脊灰病毒学监测的作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了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VDPVs)循环,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株,该省达到了保持无脊灰状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六盘水市、安顺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BV1)接种情况,探讨提高HBV1及时接种率措施。方法: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新生儿接种情况、孕妇/婴儿母亲及接生/接种医生乙肝免疫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HBV1及时率医院出生儿童远高于在家出生,县级以上医院高于乡镇卫生院。81.10%孕妇/婴儿母亲做过产前检查,53.79%通过产前检查、67.01%通过村医获得乙肝免疫预防知识,79.51%认为村医口头宣传对自己有效;仅82.30%接生/接种医生知道国家对新生儿HBV1实行"谁接生、谁接种"政策,35.88%知道低体重新生儿不是接种禁忌证,56.94%知道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易成为慢性携带者,69.86%知道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围产期传播。结论:出生地点是影响新生儿HBV1及时接种的重要因素,提高住院分娩率,做好在医院出生儿童HBV1及时接种,是提高HBV1及时率的主要措施,乡镇级卫生院是院内出生新生儿及时接种的薄弱环节。应加强产前检查医生及村级防保人员的新生儿HBV接种宣传工作,加强对接生/接种医生乙肝免疫预防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州省1~2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贵州省1992、2006、2014 年1~2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贵州省1~29岁人群HBV流行率从1992年的51.78%%降至2014年的12.87%,下降75.14%,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从2006年的3.42%降至2014年的2.17%,下降36.55%。2014年1~4岁、5~14岁、15~29岁HBV流行率分别为1.33%、9.32%和34.50%,较1992年同年龄组的29.92%、44.89%、59.73%分别下降95.55%、79.24%、42.24%;2014年1~4岁、5~14岁、15~29岁HBsAg流行率分别为0.66%、1.69%、5.00%,较2006年同年龄组的2.72%、2.94%、6.47%下降75.74%、42.52%和22.72%;2014年男、女HBsAg流行率分别为2.88%和1.40%,与2006年相比均呈下降趋势;2014年城市、农村人群HBV流行率和HBsAg流行率分别为4.88%、17.96%和0.70%、3.10%,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66.20%、40.11%和21.35%、42.16%;2014年1~4岁、5~14岁、15~29岁组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00%、82.63%和26.00%,与2006年同年龄组相比分别提高26.73%、179%和248%。结论 贵州省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HBsAg流行率明显下降处于低流行水平;15~29岁、农村、男性HBsAg流行率仍处于中流行水平,为贵州省HBV感染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贵州省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状况,寻求应对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合乙肝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以来儿童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但首针及时率仍低。2008年全省急性乙肝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幼年峰消失,急性乙肝发病率随年龄增加上升;遵义市、毕节地区各年龄组儿童急性乙肝发病率均高于全省。[结论]儿童乙肝疫苗常规免疫对低龄儿童已见明显的保护效果,但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工作亟待加强,做好入学入托查证补种工作是乙肝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遵义市、毕节地区为贵州省儿童乙肝防控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贵州省疾病监测县1~29岁人群中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全阴者的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为我省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省5个疾病监测县2006年和2014年两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资料,对1~29岁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全阴的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年监测县1~29岁人群中乙肝五项全阴占比为41.33%,较2006年减少7.85%,降幅为1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特征人群存在差异,5~14岁儿童降幅12.17%,汉族降幅24.42%,两次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升幅11.48%,农民升幅21.04%,两次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9岁人群HBs Ab阳性率2014年较2006年增长19.51%,HBs Ag阳性率下降36.68%。结论贵州疾病监测县乙肝五项全阴人群总体呈下降趋势,易感人群减少;不同特征人群变化存在差异,1~14岁儿童、汉族降幅明显,提示该部分人群乙肝防控成效显著;应加强对大年龄人群、少数民族和农民人群的免疫接种和乙肝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