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海马脑片微环境对不同分化程度细胞的极性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的海马脑片与5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肝癌细胞、正常肝脏细胞、PC12细胞、正常神经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共同培养,观察细胞的分化和极性产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与海马脑片共培养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共培养的细胞在海马脑片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主要集中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其他地方分布均匀,类似于脑片片层化的构筑。海马微环境下低分化的细胞受海马脑片微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极性并分化,高分化的细胞不能产生极性。 结论 海马微环境对细胞的极性和分化有促进作用,对生长和分裂有抑制作用,细胞的极性变化与自身和所处的微环境有关,特别对低分化的细胞极性和分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1例)口服甲巯咪唑,乙组(39例)口服丙硫氧嘧啶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均处于高水平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受到抑制,处于较低水平。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有所改善,患者FT3、FT4较治疗前降低,TSH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ALT、AST、GGT水平均有所升高,并明显高于甲组(P<0.05),其中,以ALT变化最为明显;甲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甲组患者出血5例肝损伤,乙组14例肝损伤,乙组患者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肝脏损伤发生时间明显晚于甲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相当。与丙硫氧嘧啶相比,甲巯咪唑对肝脏损伤程度较小,但服药后较早引起肝脏损伤,建议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心电图在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3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通过食管心电图来确定其心动过速的性质.结果 53例经食管心电图检查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均能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15例室房1∶1逆传中,通过改变心房频率有2例出现了房室分离.经体表心电图导联形态确认室性心动过速中有2例为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旁路前传.1例心房扑动伴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能够明确地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对心率增快型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随机将24 h总心率大于11万次心搏的功能性室性早搏分为稳心颗粒组、比索洛尔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均为40例。稳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1包(9 g)/次,3次/d;比索洛尔组口服比索洛尔5 mg/次,1次/d;联合用药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总心率、临床症状、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组、比索洛尔组、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5%、72.5%、92.5%;临床症状改善率稳心颗粒组、比索洛尔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为82.5%、57.5%、90.0%。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率增快型功能性室性早搏疗效与比索洛尔相似,但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比索洛尔组(P<0.05),若两药合用,降低总心率、治疗室性早搏及改善临床症状均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亲和性、时间亲和性以及移植治疗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组织细胞共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组织的微环境下的黏附和向神经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 与肝片、肺片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海马脑片上的黏附力最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生后7d(P7)小鼠脑片上的黏附力最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递减的趋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正常野生型小鼠和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片上都能向神经细胞分化,并且两者无显著差异。 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适宜用于脑部疾病的治疗,并且年龄越小移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中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0例房室结双径路经食管心房分级递增起搏中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改变。结果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可表现为慢径连续1∶1传导及快-慢径交互下传和文氏周期中慢径多比例传导。结论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表现对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声带白斑患者于表面麻醉后在纤维喉镜下行微波治疗。结果经1~6年随访,单纯性白斑29例及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均无并发症,未发生癌变,发声功能恢复良好。而14例伴有中度不典型增生者有3例发生癌变,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有3例发生癌变,均经喉部分切除术治愈。结论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白斑是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保护发声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4年7月采用LPS治疗的19例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17例复查CT见脑室系统均恢复正常大小,无分流过度或不足表现;2例CT复查扩大脑室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L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海马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了解最多的器官之一.有关海马结构研究很多,但对其功能及其病理变化的了解还很不够.海马属于异形皮质(allocortex),其片层化结构较为简单,仅为3层,而不同于具有6层结构的同形皮质(isocortex).在功能上,海马属于边缘系统,与情绪变化、学习记忆密切相关,故海马历来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受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因此对海马的发育以及细胞与纤维构筑的形成做一概述,有利于对海马功能及病理学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