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acridineorenge,AO-F)检查法进行膀胱癌无创性诊断。[方法]采用AO-F检查法及巴氏染色分级(papanicolaousstaingradingsmethod,PG)检查法检测79例膀胱癌患者及80例非肿瘤患者的尿脱落细胞。[结果]两种染色法对诊断膀胱癌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卡方检验,χMH2=173.461,P=0.000。巴氏染色法与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比较,后者膀胱癌的检出率优于前者,χ2=19.606,P=0.000。巴氏染色法检出膀胱癌的敏感度为56.6%,特异度为100%。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检出膀胱癌的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100%。80例非膀胱癌患者两种尿脱落细胞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0%。[结论]吖啶橙染色法比单从细胞形态上检测肿瘤细胞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膀胱癌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与膀胱癌发生危险有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M1与T1基因型的多态性的分布与有联苯胺接触的膀胱癌高危人群医学监护结果的关系。将上海市染料经工行业的联苯胺接触人群按监护的巴氏分级结果分组,分别与健康对照人群作各种基因型构成比的比较,并进行各组间的构成比趋势分析。结果发现,接触人群内监护史中最大级别≤2级组的T10/0型、M10/0型、和T10/0-M10/0型和2.5级组的M10/0型、T10/0-M10/0型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平均级别在1.7级以下者中T10/0型和T10/0-M10/0型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另外,在T10/0型和T10/0-M10/0型的构成双上存在着最大级别越 低构成比越高的显著趋势。结果提示,GSTs基因检测与膀胱脱落细胞检查可能是两种具有不同意义的指标,前者反映的是易感性,后者则可认为是临床前期诊断指标,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是可能的。但本研究中出现的负相关关系是否反映GSTM1和T10/0基因型对膀胱上皮细胞异变的逆转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腰背痛对重体力劳动作业者的影响。方法比较两组的患病率、复发率、缺勤天数及其治疗费用。结果重体力劳动者的患病率和100人年的缺勤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重体力劳动组的医疗费用是对照组的9.03倍。结论腰背痛不仅影响体力劳动者的健康 ,且消耗大量的卫生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铅的毒理学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铅对接触者本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影响。随着生殖毒理学的发展,对铅接触者后代健康的影响也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关于铅对下一代健康的影响,国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国内报道不多。本文通过亲代接触铅后,对仔代生长发育及分辨学习能力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对保护儿童健康和指导优生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6.
p53蛋白在联苯胺接触人群和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职业性联苯胺接触者和膀胱癌患者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方法用免疫PCR法测定职业性联苯胺接触人群和膀胱癌患者血中突变型p53蛋白,用巴氏分级法对尿脱落细胞进行分级。结果随着联苯胺接触强度指数的增高,人群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率不断增加,膀胱癌患者组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率(83.3%)高于接触强度指数1组(33.3%)。PCR扩增条带经扫描积分后,膀胱癌患者组和接触强度指数2组的平均扫描积分(24016.11±2979.99、12960.79±903.27)高于1组(9231.58±11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联苯胺接触人群的各组中以巴氏分级作为组内分层因素,接触强度指数2组中,巴氏2、3级层PCR扩增条带平均扫描积分(12960.79±903.27、13612.78±1697.38)高于1级层(9231.58±11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强度指数3组中,巴氏3级层的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率(46.9%)高于1级层(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联苯胺接触强度较低的范围内,随着接触强度的增加,接触工人血清中p53突变蛋白的阳性表达不但更频繁,而且更加强烈;但接触强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工人血中p53突变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表达量将不再随着接触强度的上升而增高,而尿脱落细胞病变程度在联苯胺接触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与p53基因突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联苯胺接触人群中核有丝分裂器蛋白22(NMP22)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联苯胺接触人群尿液中的NMP22,以巴氏分级法对尿脱落细胞进行分级。[结果]联苯胺接触人群中巴氏分级Ⅰ级组NMP22的测定值显著低于6U/ml的诊断标准(P〈0.05);巴氏分级〉Ⅰ级组NMP22的测定值显著高于6U/ml(P〈0.01)。巴氏分级〉Ⅰ级组NMP22的测定值虽高于巴氏分级Ⅰ级组,但两组间NMP22测定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09)。[结论]尿液中NMP22可作为联苯胺接触人群常规医学监护的生物指标,但尿中NMP22的测定尚不能替代尿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检查法作为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医学监护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UGT2B7基因多态性与联苯胺职业暴露工人尿脱落细胞巴氏分级(PG)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染料化工行业职业性联苯胺接触队列中2003年接受膀胱癌医学监护的成员248人为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UGT2B7基因型;用巴氏分级法对尿脱落细胞进行分级。[结果]PG>Ⅱ组和PG≤Ⅱ组的UGT2BT*1/*1(CC)基因型携带者的比率分别为54.9%和48.0%(P>0.05)。两组人群UGT2B7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也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GT2B7基因多态性形态对联苯胺暴露工人PG升高的风险可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新的定量PCR技术,对膀胱癌患者12人及正常对照5人的尿脱落细胞病理涂片标本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定量检测,参照常规PCR,初步探讨了膀胱癌与HCMV感染的关系。结果表明,膀胱肿瘤细胞内存在HCMV基因的DNA。提示,HCMV的感染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也可成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