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丰市川东滩涂围垦区HFRS防制 10年跟踪观察表明 ,该区居民虽处在HFRS高发地带 ,并在 1991年开发之初出现爆发疫情 ,但后经持续有效防制 ,结果连续 9年未发生HFRS病例。而紧靠围垦区的川竹村 ,因未列入重点防制区域 ,从 1991年至 2 0 0 0年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年发病率在 30 .2 / 10万~ 14 0 .1/ 10万之间。提示在沿海滩涂围垦开发中 ,有关部门重视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制 ,超前进行流行病学侦察 ,对HFRS自然疫源地反复、持久地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有效地巩固了HFRS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规律接种效果.方法 选择130例患者,根据是否规律接种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孕妇在孕28周及预产期前1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新生儿按照体重使用0.5ml、kg,145 IU/ml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并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μg,对照组则因为各种原因,在总计母体2次注射,新生儿4次注射中存在1次以上的未注射,在新生儿12月龄和18月龄分别检测小儿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情况,并统计两组抗体滴度.结果 12月和18月龄时观察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12月龄和18月龄乙肝表面抗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规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新生儿出生后实施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能较好的达到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由柯萨奇A组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全年均有发病,5~7月份为高发期.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并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大丰市大中社区自2009-2012年连续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患儿79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现将有关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通过查询、导出后进行整理汇总所得;实验室检测资料由盐城市及大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人口资料来源于大丰市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4.
<正>大丰市自2006年发现并报告了首起经实验室证实的EV 71型手足口病爆发疫情以来,随后以散发形式出现逐年增多,2009年病例数增至958例,我们按照丙类传染病的要求进行常规监测管理。为更好地掌握大丰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  相似文献   
5.
大丰市2006年~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丰市2006年发现并报告了江苏省首起经实验室证实的EV71型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之后将其按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常规监测管理。近几年来,山东、安徽等地均发生了大规模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大丰市手足口病疫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对大丰市2006年~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14日起,大丰市某镇中心小学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进行了调查处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表明本次学生发生群体性发热为乙型流感暴发流行。现将调查和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江苏省大丰市万盈镇爆发感染性腹泻病暨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经现场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调查,确定是一起集中式供水系统污染导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现将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丰县计免保偿金的管理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丰县计免保偿金的管理及效益评价大丰县卫生防疫站袁履太,俞锦昌,秦成奎大丰县下辖10个镇、19个乡、368个村。连同上海市属、江苏省属6个农场,共756306人,其中0-7岁儿童81753人。该县计免基础较好,1986年受国家卫生部表彰。1988年实...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3日—5月25日,大丰市三龙镇六舍小学发生一起由细菌性痢疾(菌痢)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前后发病72人,罹患率为21.69%。所有病例经隔离治疗后痊愈,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1]。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1流行病学特征1.1时间分布首例病人发病于2005年5月3日,其后相继有学生发病,5月13日发病达到高峰,发病12例,占发病数的16.67%。病例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发病58例,占发病数的80.56%。末例病人出现在5月25日。1.2年级分布三龙镇六舍小学全校共有6个年级,7个班(六年级2个班),共有332名学生,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