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SSI)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该院210例SSI患者的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16种2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1株(64.22%)、革兰阳性菌68株(33.33%)、真菌5株(2.45%);以大肠埃希菌(22.55%)、金黄色葡萄球菌(16.67%)、肺炎克雷伯菌(14.71%)、铜绿假单胞菌(10.78%)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厄它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0株(43.48%),肺炎克雷伯菌18株(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青霉素类药物显示高度耐药,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1株(32.35%)。结论应严格控制外科切口感染,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我们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侵肺巴斯德菌(Pasteurella pueum otroica),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71岁。因咳嗽咳痰急性发作于6月14日入院。体检WBC为9·5×109/L,RBC 3.25×1012/L,Hb 109 g/L,PLT 126×109/L。肝、肾功能除ALT 51U/L,γ-GT 102 U/L,K 3.40 mmol/L,其余项目结果正常。粪、尿常规试验结果正常。胸部CT: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左下叶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痰培养分离出侵肺巴斯德菌,临床用头孢噻肟治疗5 d,6月21日再次痰培养阴性,临床症状好转,胸片显示炎症基本吸收,于6月24日出院。…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分析海宁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出的1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对该细菌的特性作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1例脑出血合并高热患者行血培养,分离到目标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脑出血合并高热患者分离到1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明确诊断败血症,药敏试验显示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呋喃妥因和亚胺培南等药物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替加环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结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属于专性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广泛,是人类的机会致病菌,有特殊生长与形态特点和较强的耐药性,十分罕见,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了解奇异变形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标本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配套的GN、GNS,对135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分离到奇异变形杆菌135株,44.5%来自于尿液,其次是阴道分泌物占29.0%,再次为宫颈分泌物占16.3%。奇异变形杆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为0。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33.3%、23.7%和64.4%。结论 氨基糖甙类、三代、四代头孢类、喹诺酮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头孢替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可作为治疗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NG)感染情况,为及时采取预防、治疗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2010年来海宁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中分离的NG,用TM平板36℃含5%~10%CO2恒温培养48 h;用头孢硝酚纸片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3176例患者标本经分离、培养、鉴定的NG为302株,阳性率达9.51%,其中男性41人,女性261人,加权平均年龄33.2岁,以21岁~40岁人数最多。从302株NG中共检出224株PPNG占74.17%。成年组中年龄越轻疑似病例比例越高,年龄越大NG检出率越高。结论:淋球菌耐药状况严重,临床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不同的年龄组要进行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它可判断骨髓红细胞生成及释放的一重要指标,对于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在20年来临床检验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网织红细胞的染色时间、血液与染液的比例、染色的温度,对结果的正确至关重要,现对30例标本进行观察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黄色葡萄球菌(SAU)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6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采用GPS-AST药敏卡对16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13株占32.57%(213/653)。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6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加环素及喹奴普丁/达福普丁100%敏感,呋喃妥因敏感性也高达99.85%,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及克林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0.77%、36.54%、37.18%。但青霉素G耐药率为92.79%%,有55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D-试验结果显示诱导试验阳性率为35.26%(55/156)。结论 6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2.27%,提示该种药物已不适合应用本地区SAU感染的治疗,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加强对MRSA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MRSA的流行和散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