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盲法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及肠内营养(EN)实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分为电针组及常规组。2组患者均采用盲法插入鼻空肠管,电针组患者同时辅以电针刺激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鼻空肠管推进距离、插管24 h和72 h时置管成功率、EN热量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电针组患者鼻空肠管在插管第24、48及72小时时的推进距离分别为(28.4±13.8)cm、(34.0±13.4)cm和(39.6±14.4)cm,较常规组的(18.1±15.5)cm、(23.0±16.1)cm和(29.6±17.0)cm均有明显增大(P<0.05)。电针组患者插管第24,72小时时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6.9%和92.3%,均较常规组(分别为52.5%和75.0%)明显提高(P<0.05)。电针组患者插管在72 h内EN热量达标率为82.1%,较常规组(60.0%)明显提高(P<0.05)。电针组需辅以肠外营养(PN)的患者比例为17.9%,较常规组(40.0%)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电针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5.1%和7.7%,较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0%,20.0%和25.0%)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能促进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胃肠蠕动,提高盲法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成功率,有利于早期肠内营养尽快实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手足同名经配穴法组成的针刺处方对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嘉兴市第一医院ICU收住的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针刺组和电针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患者分别予以普通针刺及电针刺激以手足同名经配穴法选取的足三里、上巨虚、合谷、曲池。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每日营养液的喂养量,早期肠内营养(EEN)、全肠内营养(TEN)、加用肠外营养(PN)患者的比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消化道出血、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电针组患者在入院第2天起每日喂养量较常规组均有明显增多(P〈0.05),针刺组较常规组有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EEN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别(P〉0.05),电针组TEN患者比例较常规组有明显增多,加用PN的患者比例较常规组有明显减少。电针组呕吐、腹胀及胃潴留的发生例较常规组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手足同名经配穴法组成的针刺处方能促进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利于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金腾  石留皓  祝雪花 《新中医》2020,52(14):139-143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心功能、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评分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精力、生理、社会、情感、精神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和左房内径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SAS、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