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通腑祛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通腑祛痰汤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采用通腑祛痰汤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神经功能及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脑梗死多因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异常而导致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现象,该病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1]。现今临床治疗方法逐渐增多,脑保护、溶栓为西医治疗重要环节,但受到多因素限制,溶栓治疗效果欠佳,同时也缺乏高效的脑保护剂等药物[2]。依据该病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型有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并以正虚邪实之证为主,瘀血痰浊为邪实,脾胃气血亏虚为正虚,为此针对脑梗死用中医治疗更具独特优势[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