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入院治疗的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基底动脉狭窄组)和症状性大脑前循环狭窄患者(前循环狭窄组)各80例,比较2组性别、血压等危险因素。另按血管狭窄程度、病情有无进展、出院1个月的生存情况,将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分别分为狭窄率<70%的轻中度狭窄组43例和狭窄率70%~100%的重度狭窄组37例,进展组34例和未进展组46例,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38例,分析各组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其预后。结果与前循环狭窄组比较,基底动脉狭窄组男性(75.0%vs 57.5%)、高血压(80.0%vs 66.3%)明显升高(P<0.01)。重度狭窄组既往脑梗死及吸烟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既往脑梗死及吸烟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有关(P<0.05)。入院前驱症状与病情是否进展有关(P<0.01)。肺部感染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预后有关(P<0.01)。结论男性及高血压是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及既往脑梗死是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前有前驱症状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性小,肺部感染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确诊的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作为病例组(危重组),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作为对照组(轻普组)。对比分析两组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58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47岁,轻普组49例(84.48%),重危组9例(15.51%)。与轻普组患者相比,重危组患者年龄较大,且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较多,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典型症状表现较少,而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型COVID-19患者年龄较大,多伴有慢性病,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较少,并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入选的1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24 h内收缩压(SBP)降低10%~20%[但SBP≥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80 mm Hg],入院第7天时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14 d内血压维持在这一水平,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14 d内的血压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并进行死亡登记.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但干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在14 d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P <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因素后,降压治疗独立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血压干预可使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降低[OR=0.300,95%CI(0.123,0.730),P <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可降低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与14 d预后的关系,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3例。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1 d内收缩压下降10%~20%,入院7 d时血压降至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入院14 d内血压稳定在上述水平。动态监测2组患者14 d内的血压变化,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死亡/残疾比率。结果 2组入院14 d NIHSS评分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14 d NIHSS评分、死亡/残疾比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入院NIHSS评分、入院血压及1 d血压下降幅度等因素后,降压治疗独立影响急性脑梗死14 d预后,降低14 d死亡/残疾的风险(OR=0.338,95%CI:0.136~0.840,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给予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可降低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水平与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6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KI患者(AKI组),另选取同期50例无AKI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非AKI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率对前循环穿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前循环穿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发病90天MoCA评分对所有入组患者分组,将完成认知评定的332例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14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187例),分析应激性高血糖比率SHR与90天MoCA评分、MMSE评分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指标对预测认知障碍的效能。  结果  本研究中早期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3.67%,单因素分析示2组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文化程度、入院NIHSS评分、入院随机血糖、S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1.144, 95%CI: 1.097~1.193, P<0.001)、入院NIHSS评分(OR=2.455, 95%CI: 1.254~4.804, P=0.009)、SHR(OR=2.087, 95%CI: 1.053~4.137, P=0.035)、入院随机血糖(OR=1.008, 95%CI: 1.001~2.012, P=0.047)是前循环穿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后发生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示SHR与患者发病90天MoCA评分、MMSE评分呈负相关。SHR、入院随机血糖对预测前循环穿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生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626,且2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SHR是前循环穿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SHR可作为预测一种认知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股骨颈骨折且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符合标准并完成结局评定的病例78例,导板组37例,常规组41例,导板组在术前通过3D技术完成最佳钉道设计并打印导板,手术在导板辅助下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与1个月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02—2016-03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CISS分型,比较各亚型患者入院时、14d和1个月时的NIHSS评分好转率和mRS评分好转率,分析CISS分型中各亚型与1个月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ISS分型与1个月时的mRS评分及NIHSS评分好转率显著相关(Wald值=50.765,P0.001),预测矫正百分比为68.0%。NIHSS评分好转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ADOEUELAACS,mRS评分改善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ADOELAAUECS。结论 CISS分型能够预测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