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人才培养科学,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体系全面系统、专业训练要求严格;(2)内容体系完善,主要表现在内容丰富全面、服务领域广泛;(3)通过学校青年服务中心、校园生活渗透、社会服务和健康图书馆以及朋辈心理互助、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等方法和途径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4)科学研究进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学术组织不断增多、学术期刊不断创办、政府投入逐年增长;(5)资格认证规范,认证标准严格,认证体系完善;(6)监督管理严格,评估作用日益突出,伦理规范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问题主要指个体新的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活动水平之间的心理矛盾。心理冲突与心理平衡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心理问题的觉察与体验。生活事件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条件,个体心理问题具有独特性与规律性,并贯穿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始终。个体对心理问题的应对是通过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调节来实现的。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发展中的心理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才能应对。  相似文献   
3.
自编大学生压力源问卷,通过对全国17所高校1337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压力源初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压力源从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可分为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环境压力、社交压力以及婚恋压力;大学生压力源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生活压力、婚恋压力上有性别差异,且表现为男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婚恋压力均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压力源存在年级差异,尤其是在发展压力、环境压力和婚恋压力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但在社交压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压力源存在地区差异,尤其是在发展压力、环境压力和社交压力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但在上婚恋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洋  涂涛  王道阳 《卫生软科学》2011,25(3):191-194
[目的]研究大学生捐赠行为的心理学特点,从不同角度对影响大学生捐赠的不同动机进行分析与差异检验,根据统计结果与分析结论提出提高大学生捐赠积极性与普及捐赠知识的建议。[方法]自编《大学生捐赠行为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大学220名大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大学生捐赠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捐赠数额、捐赠对象、捐赠意向、捐赠动机、是否匿名捐赠等方面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在捐赠方式上,大学生主要以捐钱为主,捐赠次数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降低。愿意捐赠的对象依次是受灾群众、大病患者(乞丐)、失学儿童、慈善机构等。(2)在捐赠动机上,大学生捐赠动机排在第一位的是自我满足,其次是社会责任、扶贫济困、他人示范、回报社会、舆论压力、组织压力、有个好名声等。捐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何需要。(3)在捐赠意愿上,大学生捐赠信息的来源主要是老师,父母对于大学生捐赠行为实施的影响最大,大学生大多数愿意现场捐赠,而不是网络捐赠等其他方式。(4)在捐赠态度上,大学生对于摊派捐赠分歧较大,但对于捐赠去向都一致的非常关心,都愿意在有些了解捐赠对象的情况下实施捐赠行为。[结论]大学生捐赠动机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捐赠方式需要拓展丰富,大学生捐赠氛围需要大力营造。  相似文献   
5.
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目标清晰、领域广泛、依托载体多样、方法独特有效、人才培养科学、资格认证规范、组织机构发展迅速和监督管理严格等最新进展。在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情境下,学生成长的环境日趋复杂,其心理素质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因此借鉴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发展,对于现阶段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自编《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心理认同问卷》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表明:①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社会中的流行语熟悉度很高,他们对于流行语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和与同学朋友们之间的交流,一些流行语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与熟悉的同伴们交流时使用频率很高。②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于流行语的认同度很高,他们大多数认为流行语能够表达一些其他词汇无法表达的感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些流行语持有喜欢并且支持的态度。也有些认为流行语毕竟不太正规,所以需要进行管理并弘扬主流文化,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流行语无需进行限制使用,在某些时候,流行语还是能发挥它的魅力的。③当代中国大学生认为流行语对他们的学习、社交、生活、成长具有两面性,既可能有好的影响,也有可能有坏的影响。影响的好坏需要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自杀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十分敏感的问题.目前青少年学生自杀出现了自杀率不断上升、自杀人口低龄化、自杀方式与手段成人化,自杀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由于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因素交织着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身心等诸多因素,作者提出,为了加强青少年学生自杀危机干预,要加快立法,设立国家干预中心,构建干预系统,建立救助体系,制定生命教育纲要与规划,引导和规范媒体科学报道自杀事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
<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期瓦解性障碍以及非特定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等[1]。ASD儿童核心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而面部表情识别能力(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FER)对有效社会交往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ASD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能  相似文献   
10.
<正>因同学、教师、家长的丧失引起的危机事件给社会、学校、家庭、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由丧失引发的哀伤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危机事件。心理危机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时,不能回避也不能通过常态的途径和方法去解决所导致的心理失衡状态~([1])。哀伤辅导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可以有效缓解由丧失带来的哀伤情绪,并预防危机事件发生。哀伤包括生理反应和情感认知方面,也包括因身心反应而带来的外在社交和行为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