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种增菌液检测污水中沙门菌实验比较(摘要)王礼文,潘杨,李克涓,姚裕敏为提高沙门菌阳性检出率,我们将何晓青等隐品卫生检验方法注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O6391建立的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中不裂解沙门菌而对沙门菌属外细菌具有特异性裂解的8种噬菌...  相似文献   
2.
用PCR技术通过两对引物扩增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基因VI区一段特异性DNA片段,并用非伤寒沙门菌作对照,结果仅伤寒沙门菌为阳性。实验表明,经二次扩增,当反应体系中达10^1/ml个伤寒沙门菌时,即可检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鲜血红蛋白肉汤在检测细菌最低浓度时的显色指示效果,并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较,以确定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培养16h的菌悬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新鲜血红蛋白肉汤中,用真空进样法将溶液吸入特制药敏板中,35℃孵育后,再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读MIC,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作对照。结果 用新鲜血红蛋白肉汤6次测定20种抗生素对3株ATCC标准菌株MIC,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且重复性较好。用新鲜血红蛋白肉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21(IL-21)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生物学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发挥又必须依赖其受体(IL-21R)的存在和协同作用.IL-21与IL-21R结合后,通过细胞内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并将信号传导给下游效应分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免疫球蛋白的生成;调节T细胞、NK细胞、上调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细胞毒活性,提高其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5.
革兰阴性细菌编码系统(GN-27)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常规细菌鉴定方法和API20系统两种方法对我们自行设计的革兰阴性细菌鉴定编码系统(GN-27)进行评价。方法:用3种方法对16株质控菌株(14株全国质控菌株,2株省质控菌株),42株临床菌株进行重新鉴定,分析鉴定结果。结果:GN-27细菌鉴定板与常规鉴定方法符合率为100%,API20E系统与常规鉴定方法、GN-27系统完全符合者55株,符合率为94.83%,3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N-27系统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方面使用较为满意,可作为一种适用于各级医院临床常规细菌鉴定的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的检查,一般用内窥镜取胃粘膜组织作病理镜检、快速脲酶、培养及Hp基因检测等方法,取样有一定的损伤性,频繁的检查患者难以接受,现有13C和14C呼气试验的非损伤性检查方法,但价格昂贵,操作繁琐并有一定的放射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无损...  相似文献   
7.
726株革兰阳性菌引起泌尿系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我院 1996年至 1998年期间 72 6株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菌类及对 10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作一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菌株 我院就诊的泌尿系感染患者 ,按实验室要求留取中段尿 ,留尿前先用肥皂水或冷至室温的开水清洗尿道周围 ,女性病人还需清洗外阴后留取。采集的尿标本要求在 1小时内送检 ,并接种完毕。1 2 细菌分离和鉴定 尿液由经校正的定量接种环 (每环10 μl)挑取 ,接种于一块血平板、一块巧克力平板 (置10 %CO2 环境 ) ,35℃ 2 4小时 ,细菌呈纯培养状 ,计数 10 5CFU/ml以上者 ,涂片 ,革兰…  相似文献   
8.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伤寒沙门菌的应用研究王礼文杨学文王仕忠为探讨更敏感、特异的基因扩增方法诊断伤寒病,我们将伤寒沙门菌H、Vi基因的两种扩增方法加以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菌种:伤寒沙门菌H901、O901,甲、乙、丙型副伤寒及猪霍...  相似文献   
9.
用PCR技术通过两对引物扩增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基因VI区一段特异性DNA片段,并用非伤寒沙门菌作对照,结果仅伤寒沙门菌为阳性。实验表明,经二次扩增,当反应体系中达1011/ml个伤寒沙门菌时,即可检出。检查伤寒患者血液标本7份,粪便标本6份,PCR阳性分别为6份和5份,而血培养阳性仅为3份和4份,肥达反应均为阴性的发热患者血液标本12份,健康成人粪便标本60份,PCR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更为敏感、特异的伤寒早期诊断方法,从伤塞沙门菌表达Vi抗原的特异结构基因ViaB区域选择二对引物,建立了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伤寒早期标本36份、结果血培养阳性25份(69%),肥达反应阳性17份(47.2%),PCR阳性29份(80.6%);25份血培养阳性标本,PCR均为阳性,并从血培养奶性标本中检出Vi-DNA阳性4份。研究表明,应用nest-ed-PCR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