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取61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32例,重度窒息29例)及35例无窒息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同期住院新生儿生后24h尿液作mAlb和TRF检测;同时取血查肌酐(Cr)、尿素氮(BUN)进行对照。结果窒息组尿mAlb、血Cr浓度及尿TRF异常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重度窒息组尿mAlb、血Cr浓度及尿TRF异常率则较轻度组明显升高,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血BUN浓度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TRF升高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及肾损害密切相关,是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功能监测灵敏、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5月至2003年7月,我院对收治的38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给予凝血酶局部止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鱼腥草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璇珠  吴前方 《河北医学》2004,10(7):601-603
目的:评价鱼腥草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探讨新的治疗用药。方法: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鱼腥草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组,通过两组临床改善率和临床症状缓解/消失天数的比较确定疗效。采用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鱼腥草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可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有效率,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变化及其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测定仪检测110例窒息新生儿入院时的血糖,对合并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患儿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通过调整葡萄糖的输注速度和浓度,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结果 110例窒息新生儿入院时检出低血糖42例(占38.2%),高血糖26例(23.6%).低血糖组24 h时血糖基本恢复正常.高血糖组24 h后血糖有所下降,但未恢复正常,继续监测至48 h时血糖均值在正常范围,其中死亡2例临终前血糖17 mmol/L.结论 对窒息新生儿应加强血糖动态监测,及时纠正窒息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61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32例,重度窒息29例)及35例无窒息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同期住院新生儿生后24h尿液作mAlb和TRF检测;同时取血查肌酐(Cr)、尿素氮(BUN)进行对照.结果 窒息组尿mAlb、血Cr浓度及尿TRF异常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重度窒息组尿mAlb、血Cr浓度及尿TRF异常率则较轻度组明显升高,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血BuN浓度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mAlb、TRF升高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及肾损害密切相关,是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功能监测灵敏、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数参数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将95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两组血小板参数及D—Dimer浓度。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的76.6%(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小板参数测定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D—Dimer升高者仅占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1%(P〈0.01)。结论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7.
王璇珠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189-1190
目的总结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方法对42例肝炎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检测血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细菌培养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42例均有肝功能损害及黄疸,血巨细胞病毒感染2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例,虮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3例,经中西医综合治疗,治愈率95%(37/39),3例失访。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功能损害、黄疸,经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综合治疗,此外,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羟丁酸脱氢酶(HBD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2.6%,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率26.3%,总有效率76.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疗效显著,效果优于FD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91例HIE患儿生后第1、第7天,以及3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血清hs-CPR和心肌酶谱水平。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天血清hs-CPR及CK、CK-MB、AST、LDH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HIE患儿重度组血清hs-CPR较轻度组明显升高(p〈0.05),但轻度与中度组、中度与重度组hs-C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HIE患儿治疗后血清hs-CPR及CK、CK-MB、AST、LD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血清心肌酶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血清hs-CP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hs-CPR和心肌酶谱的变化,对HIE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数参数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将95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两组血小板参数及D-Dimer浓度。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的76.6%(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小板参数测定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D-Dimer升高者仅占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1%(P<0.01)。结论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