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剂量阿斯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液流变性日益受到重视。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93年起,我们应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冠心病32例,并对血液流变性进行了观察,其结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我国有关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11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52.6岁。治疗方法: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80mg/日,2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停用其他影响血液流变性的药物,服药前和治疗后采取早晨空腹血标本,测定血液流变性,实验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表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在常规球囊扩张基础上加用切割球囊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的治疗效果和中期通畅率。方法应用了切割球囊扩张治疗33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导丝通过闭塞段后,首先应用常规球囊进行扩张后,进行动脉造影,对常规球囊扩张后仍有明显狭窄部位进行切割球囊扩张,再次动脉造影评价切割球囊扩张效果。术后对经过治疗的24例患者进行1年的中期随访,并与前期完成的24例单纯常规球囊扩张的1年通畅率进行比较,总结分析两者的中期通畅率、再狭窄的病变特点。结果在股浅动脉长段闭塞部位进行常规球囊扩张后,均存在不同部位的短段重度狭窄,狭窄部位位于股浅动脉起始段和股腘动脉交界处。狭窄段长度1.5~3cm,平均2.7cm,狭窄程度为60%~95%,平均为78%,切割球囊扩张后狭窄程度减少至15%~45%,平均36%。33例患者中3例在切割球囊扩张后出现轻度夹层,但不影响动脉血流,未做特殊处理。术后24例患者随访1年,下肢CTA示,再通率为66%,与前期完成的24例单纯球囊扩张患者比较,通畅率明显好于单纯常规球囊扩张(37%)。结论在常规球囊扩张基础上应用切割球囊扩张可以增加扩张效果,增加中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动脉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超声消融术,术后配合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超声消融后有45例闭塞动脉再通,手术成功率达86.5%。均配合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得到缓解。且患者术后跛行距离增加,冷、凉感觉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经皮氧分压、皮肤温度及踝肱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手术治疗了23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通过刺激胫骨骨髓再生新鲜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网改善缺血区供血。结果 23例中21例获得满意疗效,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缺血加重截肢,总有效率95%。结论 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手术可以有效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L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周围血管疾病4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Collins [1]根据北美每年600000名住院患者的统计,尸检中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2%.目前开展的外科手术取栓难以清除静脉内附壁血栓,单纯溶栓收效太慢.我们自2011年9月~2012年1月应用滤器保护下经皮导管取栓溶栓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了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疾病常见急症之一,其中以严重的下肢水肿为其另一主要的病理特点,为寻求一种作用柔和的药物,我们选择强力脉痔灵做临床观察,发现效果尚可,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的6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房收治的患者,年龄24~...  相似文献   
8.
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取栓,但该法难以清除静脉内的附壁血栓。我们自2 0 0 3- 0 7~2 0 0 3- 12应用导管溶栓技术(Trellis)治疗1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35~73岁,平均5 6岁;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病程1~10d ,平均6 0d。入院时查体患肢明显肿胀,皮肤色泽发绀,有压痛;患肢周长测量:大腿较对侧平均增粗6 5cm ,小腿较对侧增粗4 5cm ;患肢静脉造影显示:混合型深静脉血栓12例,周围型…  相似文献   
9.
传统临床诊断胰腺疾病就是检查淀粉酶总活性和P型、S型同工酶百分含量。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和疾病的复杂性,此项检查特异性尚不满意。近年来引进的各种酶类同工酶电泳倍受人们的关注,为临床诊断各种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染色淀粉聚合物释放少量可溶性有色分子,其显色强度与酶活性成正比,可清晰地分出各种同工酶区带。  相似文献   
10.
旋磨吸附溶栓法(ATD)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多为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 ,各有利弊 ,近 3a来我们借鉴国外新技术 ,率先在国内应用血栓消融器 (ATD)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员 8例 ,男 2例、女 6例 ,年龄 2 4~ 68岁 ,平均 46岁 ,其中与手术相关病例为 5例 ,占 63 % ,髂股静脉血栓 6例 ,余为混合型。LDVT 7例 ,RDVT 1例。入院常规下肢多普勒彩超初步筛选病员及定诊 ,术前、术后静脉造影对比治疗。2 治疗方法患者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 ,硬膜外麻醉 ,术前从健侧肢体置入永久下肢静脉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