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硫化氢中毒致8例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化氢中毒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征和肌电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岭医院收治的8例渔舱硫化氢中毒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硫化氢中毒致患者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端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但诱发电位波幅无明显变化。结论:渔舱硫化氢中毒可致患者周围神经的亚急性损伤,提示在抢救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同时应早期发现和治疗周围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继发失效者改用诺和灵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8例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病,停用口服药后改用诺和灵皮下注射,用药18.42±6.33天后,病人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下降(P〈0.01),HbA1c在用药56.6±8.21在后也由9.62±0.06%降至7.23±1.04%(P〈0.01),此时平均诺和灵30R用量为29±11.43U/日;提示诺和灵可有效控制继发失效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血清胱抑素C浓度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验证利用血清胱抑素C浓度检测替代内生肌酐清除值来判断肾小球滤过率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 82例肾脏损害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 ,并与血清尿素、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值进行比较 结果 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内生肌酐清除值有相关关系 (r=0 .816 1,P <0 .0 1) ,有显著意义 结论 胱抑素C浓度是一个灵敏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 ,能替代内生肌酐清除值用于判断肾小球滤过率。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肾功能损害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蛋白尿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本院收治的4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2次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微量蛋白尿组患者2周后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微量蛋白尿是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 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 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 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 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8.
温岭市教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市教职工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状况 ,以便有效控制 HBV的感染和流行。我们于 2 0 0 0年 8月至 9月对全市教职工 HB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全市各中小学教职工共 6 80 7人 ,其中男性 3 5 0 9人 ,女性 3 2 98人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82岁 ,平均 41.3岁。1.2 方法 所有调查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 3~ 4ml,采用EL ISA法检测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 HBe、及抗 - HBc五项 HBV血清标志物。试剂由厦门新创公司提供 ,在有效期内使用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均按照试剂盒说明进…  相似文献   
9.
对48例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Ⅱ型糖尿患病者,停用口服药后改用诺和灵皮下注射,用药18.42±6.33天后,病人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P<0.01),HbA1c在用药56.6±8.21天后也由9.62±0.06%降至7.23±1.04%(P<0.01),此时平均诺和灵30R用量为29±11.43U/日;提示诺和灵可有效控制继发失效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恩福  饶高峰  林海洋  吴金友  薛诚  王焰兵 《浙江医学》2011,33(11):1572-1574,1579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外显子B的P12A变异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相关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浙江沿海地区汉族人308例,其中T2DM组126例,对照组182例。对两组对象的基因型采用芯片分型方法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两组对象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血脂;分析PPAR—γ2基因P12A变异的基因型与各临床变量的关系。结果T2DM组和对照组PPAR—γ2基因中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87.3%、89.6%和12.7%、10.4%,PP基因型频率是74.6%、79.1%,PA+AA基因型频率是25.4%、20.9%,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患者PPAR-γ2基因P12A变异携带者与腰围有关(P〈0.05)。结论PPAR—γ2基因P12A多态性在浙江沿海地区主要以PP基因型分布,T2DM组PPAR—γ2基因P12A变异与腰围有关,携带P12A基因者可能影响或加重T2DM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