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555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联合早报2007-07-22)美国白宫宣布,总统布什昨天接受例常的结肠镜检查,检查时使用镇静剂。在进行检查的两个多小时里,总统的职权暂时由副总统切尼代理。其实这是第二次,布什曾经在2002年6月接受过结肠直肠检查,也是把总统的职权暂时交给副总统。那次检查并未发现问题,以后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可是,布什还要5年后再重复一次检查。许多人都说布什又在"虚张声势"或"故弄玄虚"。  相似文献   
2.
著名笑星侯耀文紧跟马季走了,他们都走的那么急,留给人们永远的遗憾!急救医生说,他们都是属于心源性猝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刚过40岁,你就开始发福了,这使你非常恼火,可忍饥挨饿减肥一个月,上秤一称,又重了4斤。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王有国 《医药与保健》2004,12(10):16-16
有的人痛的地方明明离心脏老远.可最后追查他的病根儿不在痛处.反而是心脏发生了梗死。原来心梗使的是“调虎离山”计。  相似文献   
5.
野味与过敏     
“黄花酒家”是医院的第三产业,生意十分兴隆。因为人们都说,医院办的食品业肯定讲究卫生,配餐也会合乎营养科学,所以几乎每天宾客满座。其中更有些顾客是专来品尝野味药膳的。什么“当归山鸡”、“拘杞野兔”、“参芪鹌鹑”、“灵芝甲鱼”,还有“宫爆蜗牛”“清蒸蛤蜊”。大概最受大众青睐的要算是“炒蚕蛹”和“炸蚂蚱”了,尤其那秋后的蚂蚱,鼓鼓的肚子,一包黄籽,经油一炸,香酥可口,有极高的营养,真是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6.
人们走在街上,不时可以见到,一些年轻人在脸上、肢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绘上彩色图画。不过人体彩绘虽能增加美感,却会给皮肤带来损伤,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梁山地区,我遇到这样一个怪人,据家人说他已经“绝食”好长时间了,什么东西也不吃,只靠喝水度日子,但他还照常早起拾粪,白天下地干活,给外人的印象是什么病也没有,也不准家人对外人讲。家人只好偷偷地告诉我。我第一次去看他,是在他的自留地里,他只说一切都好,没有任何毛病。第二次去是在他家的场院里,我问  相似文献   
8.
邻居的亲家母从国外来探亲兼旅游,那天下车时正好相遇在门前。邻居给我做了介绍,说他的亲家母姓杨,是从旧金山回来探亲的。我看这位杨太太不过50多岁的年纪,和善端庄,满口的国语说得流利又热情。听说我是医生就说哪天一定请我看看病。当时见她面带春风,腰板挺拔,和那健步上楼的姿态,看不出有病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冬春季节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和多发的季节。近年发现在我国许多地区“流腮”有猛增的趋势。北京儿童医院对近40年10种小儿传染病分析资料表明,多数传染病的发病呈下降或持平态势,唯独“水痘”和“流腮”门诊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流腮”门诊量猛增,平均每天达30人次。可能有人会说“流腮”不就是‘乍腮’吗!有什么了不起,不用治自己也会好的。其实“流腮”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它不仅会发生腮腺肿胀、疼痛、全身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  相似文献   
10.
“溶栓疗法”系指用某些药物溶解循环系统内形成的血栓,使阻塞的血管再通,以治疗肢体和内脏,包括心、脑、肺在内的一系列严重致死致残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方法。能溶解血栓的药物叫溶栓剂。第一代溶栓剂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先后问世已近半个世纪。在应用过程中既显示了溶栓的效果.也暴露了引起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导致出血危险的弊病。因此长期以来对溶栓疗法的利弊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