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65例肝硬化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1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前清蛋白(PA)、结合珠蛋白(HP)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并统计分析四种指标联合运用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TBA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PA、HP、RBP都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PA、HP和RBP血清水平和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能够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200例乙型肝炎肝炎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四种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观察其HBsAg水平,统计分析其灵敏度与精密度。结果 CLIA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ELlSA、TRFIA比较测定灵敏度更高,四种方法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CLIA和ELlSA、TRFIA比较,其阳性检出率更高,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LIA和E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检测乙型肝炎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手段具有较强一致性,ELISA在人群初筛时比较适用,CLIA检测灵敏度较高、检出HBsAg阳性概率更高,其优势存在于低浓度HBaAg检测,因此低浓度HBsAg检测中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Abbott微粒子酶免疫荧光法(MElA)进行检测,统计血清中HBV-DNA含量与e抗原含量,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376例患者血清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HBeAg(+)/抗-HBe(+)、HBeAg(-)/抗-HBe(+)三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轻、重度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阳性组含有的HBV-DNA比e系统双阳性、e抗原阴性含量都要高(P<0.05),HBV-DNA和HBeAg的含量间存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病情越重,HBV-DNA平均含量就会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豫北地区2016—2018年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逆转录酶基因与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 fumarate, TDF)、替比夫定(telbivudine, LDT)、阿德福韦(adefovir dipivoxil, ADV)、拉米夫定(lamivudine, LAM)、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 FTC)、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等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相关的10个位点上的突变情况,为乙型肝炎患者合理用药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针对YMDD突变位点,在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方法结合双脱氧终止测序法,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对测序成功的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检测YMDD的突变情况,同时对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相关的10个位点上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8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其中C基因型为97.97%,耐药突变率为35.86%;B基因型为2.03%,耐药突变率为33.33%。耐药情况分析:拉米夫定LAM和恩曲他滨FTC耐药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