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因跌伤致左肘及右大腿肿痛、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查体:左肱骨内髁及右大腿中上段压痛,畸形,可及骨擦音,肢端纵轴叩击痛.X线检查:椎体呈"夹心蛋糕"或"夹层点心"样改变,髂骨翼呈典型的晕轮样改变,左肱骨、桡尺骨及右股骨、胫腓骨骨质增生硬化,髓腔消失,呈大理石样;诊断:石骨症;左肱骨内髁骨折;右股骨中上段骨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脾稍大.  相似文献   
2.
3.
髋臼骨折7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41例行手术治疗,37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改良的d'Aubigne-Postol功能评定标准:优43例,良22例,可10例,差2例,死亡1例.优良率83.3%.并发症20例:髋关节后脱位1例,创伤性关节炎13例,切口感染1例,异位骨化5例.结论 准确判断骨折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髋臼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髋臼钢板用于髋臼后壁及臼顶骨折的治疗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中山市社区慢性疼痛患者的现况,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12月从中山市23个区(镇)中抽取6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前来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发放调查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624份。将调查表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慢性疼痛患者624例,疼痛部位主要为颈肩(28.8%)、腰背(28.2%)、下肢(21.8%),疼痛性质主要为钝痛(75.0%),有疼痛就医经历91.0%。44.2%不知道引起疼痛的病因,85.9%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主要原因:43.3%离该医疗机构近、38.1%是社保定点医院、23.9%考虑所患是小病、20.9%因为服务态度好、19.4%因为收费便宜。73.7%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89.1%接受了药物治疗,91.0%服用过止痛药,62.1%采取了按需服药方式,75.5%对止痛药止痛效果满意。60.9%没有转诊经历,21.0%有双向转诊经历。41.7%对慢性疼痛相关知识不了解,71.2%愿意了解慢性疼痛相关知识。结论需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慢性疼痛的相关硬件设施及人才建设,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重视对慢性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小关节植骨融合治疗轻、中度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行单节段和双节段内固定观察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矫正丢失、腰痛、腰椎活动情况及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42月,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复位,平均4.6月达到骨性愈合。单节段椎弓根固定的复位率达96%,远期丢失率为11%,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仅为11.1%,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复位率为90%,远期丢失率为17%,出现顽固性腰痛3例、腰椎活动受限2例,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41.7%,单节段内固定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多节段内固定。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相邻椎体单节段内固定不但可以达到骨性融合、满意复位、坚强骨性融合,而且较双节段固定可明显降低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后路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常规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优缺点、近期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采用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常规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4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D组患者平均失血量、镇痛药使用、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均少于常规手术组,而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疗效评定标准按NAKAI评定标准,优良率:MED组优良率92.4%(49/53);常规手术组优良率93.7%(60/64),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ED与常规手术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状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定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规范化治疗方案,降低肘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4月,89例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局部软组织等特点用三级筛选法进行治疗,最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手法复位成功43例,牵引复位成功22例,手术切开复位24例.随访89例,时间5~28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Pilon骨折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自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共治疗Pilon骨折患者43例,其中Ruedi—AllgowerⅠ型5例,Ⅱ型14例,Ⅲ型24例;AO分型:B./C,型5例,B,/C:型17例,C,型21例。其中7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U型石膏外固定5例,跟骨牵引2例;20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加外固定架治疗;其余16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2周。Mazur评分结果,优19例,良16例,可5例,差3例。结论Pilon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规范化治疗方案,降低肘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4月,89例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局部软组织等特点用三级筛选法进行治疗,最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手法复位成功43例,牵引复位成功22例,手术切开复位24例。随访89例,时间5-28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疗效评价优58例,良23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达91.0%。结论三级筛选法是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理想治疗手段;避免和减少了肘内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1年6月,对31例胫骨严重开放骨折进行组合式外支架固定治疗。结果随访8.0~30.0个月,其中21例术后6.0个月骨性愈合,5例8.0个月愈合,3例14.0个月愈合,1例19.0个月愈合,1例27.0个月愈合;发生感染6例,其中4例为伤口感染,2例为钉道感染。按Johner-Wruhs标准评分,优15例,良11例,可5例。结论在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疗效可靠,有时甚至是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