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诊断①陈旧性异位妊娠;②输尿管阴道瘘。2诊断依据及分析患者既往月经规律,3个月前曾停经50天,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部隐痛1周。入院查体:子宫饱满,质软;右附件区可触及实性包块,有压痛。血-βHCG 171U/L;B超检查子宫内膜线完整。根据停经、腹痛、阴道流血及盆腔包块、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应为异位妊娠。患者血-βHCG水平2个月后仍较正常高,说明仍有存活绒毛,且右附件区包块为实性、固定,应考虑为异位妊娠不全流产后形成陈旧性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不全流产后由于长期反复内出血而形成盆腔血肿,血肿逐渐机化变硬并与周围组织如子宫、卵巢、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明胶酶-A(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6例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非EMs患者的对照正常内膜中的EMMPRIN、MMP-2、TIMP-2的表达情况,并对它们的EMM—PRIN、MMP-2、TIMP-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异位内膜组EMMPRIN、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正常内膜组(P〈0.05);异位内膜组TIMP-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正常内膜组(P〈0.05)。在异位内膜组中,EMMPRIN和MMP-2呈正相关性(P〈0.01);MMP-2和TIMP~2呈负相关,但一致性较差(P〉9.05)。结论EMMPRIN、MMP-2和TIMP-2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MMP-2在异位内膜的高表达使异位内膜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痒的病程发展讲程中寺己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式剖宫产的优缺点,探索新式剖宫产术的改进方法 ,弥补其不足之处,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产妇术后康复.方法 选取2000年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术者200例为对照组,2007年产妇行新式割宫产改进术200例为观察组.分别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坐起喂奶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坐起喂奶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进后的新式剖宫产术弥补了原新式剖宫产术的不足,手术易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促大于41周妊娠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单胎头位、孕周大于41周、宫颈Bishop评分<5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每组100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改善情况、用药至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用药后12 h米索前列醇组宫颈Bishop评分为(7.8±1.2)分,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5.5±1.4)分(P<0.05).用药至临产时间米索前列醇组为(18±6)h,明显短于缩宫素组的(39±4)h(P<0.05).米索前列醇组阴道分娩率为76%(76/100),缩宫素组为45%(45/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促大于41周妊娠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成功率高,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20-2023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胎儿先天畸形(CM)监测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产前检查的孕妇5852例,根据超声筛查结果并分成畸形组和无畸形组。对孕妇相关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胎儿CM的影响因素。结果:5852例孕妇中胎儿存在CM有56例,CM发生率为0.96%;在畸形部位上,以心血管系统为主(30.4%),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23.2%);畸形组和无畸形组在妊娠年龄≥35岁、异常妊娠史、孕期毒物接触史、孕期用药史、孕期感染病原体、孕期补充叶酸、孕期患糖尿病或高血压、配偶吸烟间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儿CM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妊娠年龄≥35岁(OR=2.289)、孕期有毒物接触史(OR=3.152)、孕期有用药史(OR=2.516)、孕期感染病原体(OR=2.449)、孕期患糖尿病或高血压(OR=2.792)、配偶吸烟(OR=2.584),保护因素为孕期补充叶酸(OR=0.478)。结论:本次调查妊娠年龄≥35岁、孕期有毒物接触史、孕期有用药史、孕期感染病原体、孕期患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式剖宫产的优缺点,探索新式剖宫产术的改进方法 ,弥补其不足之处,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产妇术后康复.方法 选取2000年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术者200例为对照组,2007年产妇行新式割宫产改进术200例为观察组.分别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坐起喂奶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坐起喂奶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进后的新式剖宫产术弥补了原新式剖宫产术的不足,手术易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onma,PT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于纵隔的异位PTC就更少见,我们收治1例,报道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7岁.因声音嘶哑2个月于2005年9月27日入院,以急性喉炎治疗无好转,行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麻痹,近期体重下降约3 kg.有吸烟史20年.  相似文献   
8.
梁凤泉  陈冰  马青松  滕玲玲  王敏  白彬  曹振青 《河北医药》2009,31(10):1188-1189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诊断价值,并分析EM的细针吸取细胞学特点。方法对有术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的45例手术切口EM症患者的细针吸取细胞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病例中,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为EM症41例,可疑3例,误诊为化脓性炎症1例。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诊断EM简单而准确的方法。增强对EM细胞学特点的认识,并密切结合临床,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9年以来开展了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剖宫手术,皮肤,皮下脂肪均采用秉直褥式3大针全层缝合及皮内水平褥式连续缝合法,为了减少手术损伤及异物反应,我院在2005年1-10月采用了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皮内间断2针缝合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胸痹通胶囊 ( XBTC)对大鼠心肌缺血时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释放的影响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模型治疗组 ,制作异丙基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模型 ,测定模型大鼠血浆中血栓素 TXA2 和前列腺素 PGI2 的中间代谢产物( TXB2 、6-酮 -PGF1 a)、内皮素 (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等 ,比较各组之间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 ,心肌缺血 (模型对照组 )大鼠血浆 TXB2 、ET含量增加 ,6-Keto-PGF1 a、CGRP降低 ,而模型治疗组 (胸痹通胶囊 XBTC组 )经用 XBTC干预后上述变化则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