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治疗护士手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院内、外、妇、儿科治疗护士的手进行监测.护士输液前以流动水认真洗手后及为1个患者输完液取样后,再用醋酸氯己定-乙醇擦拭消毒双手1~3 min,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取样送检.  相似文献   
2.
沈树梅 《吉林医学》2004,25(1):36-37
由于老年人各器官机能逐渐衰退且体弱多病,在骨折后应预防因长期卧床而发生的并发症.我科从200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的股骨骨折病人78例,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沈树梅 《吉林医学》2004,25(1):9-10
目的 :了解治疗护士手的污染程度 ,探讨有效的消毒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在输液前后 ,对治疗护士的手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 :治疗护士用流动水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剂消毒手均能达标。结论 :加强对护士手的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在纷繁的医疗、护理工作中 ,通过手完成了各种简单与复杂、精细与琐碎的医疗活动。从危重病人的抢救到一般病人的发药、打针等医疗与护理工作都是通过手完成的。因此 ,护士手上各种病原体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为多 ,若处理不当 ,将会因病原体的传播而导致医院感染。现将我院内、外、妇、儿科治疗护士手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标 本 采 集时间选择在上午治疗高峰时 ,治疗护士开始输液前以流动水认真洗手 ,采样者用蘸有无菌盐水棉拭子 ,在被检人五指并拢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次 ,并随时转动棉拭子 ,采毕 ,用无菌剪将采样…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以及人们对各种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缺乏等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原因,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在不断增长,加强医院的预防保健职能,临床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保健相结合,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结果,了解医院感染特点.方法 监测2010年1-12月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3种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结果 1084例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2%,例次感染率为6.8%,日感染率为12.7‰,调整后日感染率为17.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22.1‰,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91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能及时获得医院感染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沈树梅 《护理研究》2004,18(2):338-339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通过手完成各种简单与复杂、精细与琐碎的医疗活动。从危重病人的抢救到一般病人的发药、打针等医疗护理工作都是通过手完成的。因此,护士手上各种病原体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为多,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病原体的传播而导致医院感染。现将我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治疗护士手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沈树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2):1220-1221
手术室是医院的关键科室,是院内感染高危监控区域,是为病人进行手术诊断、治疗、抢救的重要阵地,其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医疗安全.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对我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取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9月7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7.73%;ICU、肿瘤科、心内科、脑外科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47%;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加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积极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开展慢病防治是摆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广大卫生工作者面前迫切而又艰巨的工作,是第二次卫生革命,是今后卫生工作的方向。现将我们所做的工作及即将深入进行的工作报告如下。1我县慢病综合防治的背景1.1慢病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1.1全球的情况W H O报告表明发展中国家N CD死亡已是15岁以上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慢病已成为威胁劳动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