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00例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PDC A循环管理,比较干预1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感、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1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胃肠道、泌尿系统、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等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利沙坦酯片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56例。按服用阿利沙坦酯片时间段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于20~21时服用阿利沙坦酯片,对照组于早晨8~9时服用阿利沙坦酯片,两组均规律用药4周。使用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两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 h M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晚平均收缩压(nMSBP)、夜晚平均舒张压(nMDBP)。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24 h MSBP、dMSBP、nMSBP、nM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服用阿利沙坦酯片能有效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索和研究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对于稳定高血压手术患者血压的影响。 方法:我选取了96名高血压手术患者将他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实验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回访;而对照组却没有接受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的负面情绪、收缩压波动范围≧40mmHG,应用辅助药分别为37.5%、12.5%、8.3%、4.2%,对照组分别为70.8%、45.8%、33.3%、14.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了解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情况,按时服用降压药,尤其是术晨,从而稳定血压,以便使患者可以接受手术及减少术中并发症和因为血压过高而停刀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患者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 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诊治的 98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研究对象, 将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 49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的 49 例患者作为观察 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治疗效果、血压、心率、RAAS指标、心室重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心肌质 量(LVMW)、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 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醛固酮(AL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改善 RAAS 指标与心室重构进程,增强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台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8例患者中有23例表现为葫芦样横跨海绵窦,MRI检查T1WI表现为低信号,14例患者可见小条片状稍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9例可见小条状低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呈偏低信号或等信号,实施增强扫描后可见明显填充式强化;14例患者行CT平扫表现出均匀高密度,CT血管造影术(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显示病灶轻度颈内动脉血管包绕,病灶内无明显血供血管;4例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实施CT扫描发现明显钙化,增强扫描后非钙化区域呈现填充式强化。结论: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颅内海绵窦血管瘤均有其具体的影像学特征,将疾病具体影像学特征与DWI及血管检查相结合,可对疾病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是目前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因其高效性和准确性,在多种行业中都已开展应用。本文就人脸识别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阐述了人脸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和弊端。重点对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T MR三维时间飞跃(3D-TOF)与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在三叉神经及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评估三叉神经、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VD治疗的36例三叉神经痛(TN)及31例面肌痉挛(HF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2名医师评判三叉神经、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的一致性,分别比较TN及HFS症状侧及无症状侧神经血管压迫(NVC)征象出现率的差异;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3D-TOF与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对症状侧神经与血管关系的诊断效能。结果 2名医师评价症状侧及无症状侧三叉神经及面神经与血管关系的一致性均好(P均<0.001)。TN及HFS患者症状侧NVC征象出现率均明显高于无症状侧(χ2=26.13、20.81,P均<0.001)。3D-TOF与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诊断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2%(35/36)、97.06%(33/34)、100%(2/2)、100%(33/33)和66.67%(2/3);诊断面神经与血管关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5%(29/31)、96.55%(28/29)、50.00%(1/2)、96.55%(28/29)和50.00%(1/2)。结论 3D-TOF与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能清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空间关系,可为MVD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青少年及成人患者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不同变化特点。方法:选择81例于2013年9月—2015年8月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年龄15~25岁,分为青少年组(43例)和成人组(38例)。在矫治前及矫治中3个阶段完成填写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Friedman双向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检验。结果:矫治过程中,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的总得分及除社交障碍、社会功能障碍外5个维度得分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社交障碍维度仅成人患者得分差异显著。社会功能障碍维度2组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口腔正畸医师应重视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矫治中生活质量的变化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梗死的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检测比较...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究椎动脉颅内段狭窄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14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在台山 市人民医院进行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诊断的患者 66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一侧椎动脉颅内段有无狭窄将其分成常规组 (全部椎动脉无狭窄情况,仅为单纯椎动脉发育不全,30 例)以及观察组(椎动脉颅内段发生狭窄,36 例),另选择同期 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35 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颈部血管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检查结 果。结果:观察组 X 侧的椎动脉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以及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及常规组, 常规组 X 侧的椎动脉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 X 侧的阻力指数以及阻力指数差值均高于对照组以及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且 X 侧与 Y 侧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采取颈部血管超声评估受检者的椎动脉直径、 血流量、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舒张期末血液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阻力指数差值,可对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进行有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