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32例病例治疗失败的具体原因,为临床制定巨细胞病毒肝炎优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32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的治疗方法、诊断依据、检验手段、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失败的具体原因。结果 32例患儿中因治疗不规范导致治疗失败者18例(56.3%);检测方法不力导致确诊不及时、监测不力、延误诊疗者24例(75.0%);母亲孕期活动感染未采取规范治疗而导致患儿生后致畸者8例(37.5%);出生后因母亲活动期感染影响患儿治疗效果者18例(56.3%);因早期无症状感染未接受治疗,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治疗失败者19例(59.4%);因治疗周期长,患儿依从性差而导致治疗失败的18例(56.3%)。从治疗方法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失败病例8例(25.0%);而采取传统方法治疗失败病例21例(65.6%)。结论更昔洛韦仍是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因治疗周期长、药物本身有一定副反应,应根据临床分期、生化指标、HCMV DNA载量动态监测值等细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早期发育商的影响,为开展系统的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家长积极参与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为干预组,家长因各种原因不愿参加干预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早产儿进行定期随访并实施早期干预,每月采用鲍秀兰教授简化的20项神经运动检查进行评估,于纠正6月龄时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 纠正6月龄时20项神经运动评估异常项目≥3项的比例,干预组为8.6%,未干预组为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异常项目≥1项的比例,干预组为20%,未干预组为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纠正6月龄时《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干预组婴儿除大运动能区外,其余4个能区的DQ值均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细动作t=4.81,适应能力t=3.42,语言t=5.33,社交行为t=3.45,P均<0.01)。结论 有效的早期综合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神经运动发育,对早产儿早期发育商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宝鸡市0~3岁不典型麻疹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宝鸡市0~3岁儿童不典型麻疹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保健部门提出合理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宝鸡市8526例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统一问卷、现场考察、查阅临床资料及预防保健档案等形式对不典型麻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526人中不典型麻疹发病64例(7.51‰),其中0~8月发病者24例,占临床病例的37.5%(24/64),~3岁发病的40例,占62.5%(40/64),皆为接种疫苗后仍发病的。【结论】麻疹抗体效价的检测是衡量预防接种成功与否及疾病监控的有效指标,应根据麻疹抗体效价检测结果,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接种方案,是减少不典型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检测方法及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方法 对宝鸡市5家医院儿科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调查时收集到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 43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超高倍显微镜检结果分析显示阳性率为70.0%,其中细菌20.0%、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35.0%、混合感染15.0%,镜检阴性率30.0%.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分泌物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核酸、EB病毒核酸、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柯萨奇病毒A16核酸、肠道病毒71核酸、肠道病毒普通型阳性率依次为12.1%、23.6%、7.8%、4.3%、0、10.1%,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45.8%,阳性率最高的病毒是EB病毒,其次是肠道病毒普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各病毒在各年龄段感染率无明确规律,但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儿.1 74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6.0%.84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24.9%,共培养出17种细菌,前6位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12.0%,溶血性链球菌3.5%,肺炎克雷伯杆菌2.9%,卡他莫拉菌2.5%,大肠埃希斯杆菌1.1%,金黄色葡萄球菌0.8%,肺炎链球菌占第1位且为绝对优势致病菌,在5岁以内感染率最高.结论 各检测方法可检测病原的种类、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不同,所以提倡多方法、多病原的联合检测.多中心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为病毒占45.8%为主,其次是细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其他如衣原体等感染,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宝鸡市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现况,为改善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宝鸡市区7~18岁27 114名儿童青少年,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依据2009年九省/市数据制定的标准评估营养情况。结果 除10~至12~岁,男生身高显著高于女生(P<0.05);各年龄段男生体重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除15~、16~岁,各年龄段男生BMI值显著高于女生(P<0.05)。男生14岁、女生12岁后身高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而10岁前全国水平高于本地男、女生身高(P<0.05);男生10岁后、女生各年龄段体重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各年龄段男、女生BMI均值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6%、1.5%、9.1%、13.7%和8.5%,男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各学龄组间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宝鸡市区儿童青少年存在营养双重负担,超重/肥胖率高于营养不良1.6倍,应有针对性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难治性肾病(RNS)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纠正影响激素效应的各种因素后,分别采用激素冲击、延长激素用药时间、转换激素类型、联用或增用免疫抑制剂等处理措施。结果:36例中有23例(63.89%)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可影响激素的治疗效应。微小病变性(MCNS)激素敏感率最高(85.7%),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70%患儿表现为耐药(SR),加用免疫抑制剂近期有效率可提高到85%;临床类型小部分表现为激素依赖,大部分为激素耐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膜增殖性肾炎(MPGN)激素无效。结论:感染、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是影响难治肾病激素效应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纠正后可大大提高临床缓解率;肾脏病理诊断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患儿出生15天,外生殖器畸形,为确定性别来我院门诊.查体:患儿颅面部发育无异常,身体及四肢发育均正常,上颚近咽部有长1.5cm三角形腭裂口,外生殖器有阴茎、阴囊及女阴样下裂.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做头颅、心脏B超、X线胸片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外周血常规培养,G显带分析,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t(3 ; 17) (3qter→3p13∷17q25→17qter; 17 pter→ 17q25∷3p13→3pter), t(4; 8) (4pter→4q35∷8q13→8qter; 8pter→8q13∷4q35→4qter),见图1.因患儿为社会福利院收养弃婴,其父母情况不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抗链球菌溶血素O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关系,对儿科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经验选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宝鸡市5家医院儿科2010-08/2011-07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调查时收集到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结合已发表的宝鸡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研究论文的相关摘要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住院儿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24.9%。6324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住院患儿痰细菌培养阳性率29.31%。5家医院共检测659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中ASO的含量,阳性率为3.39%。儿童ALRI痰培养G+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溶血性链球菌对儿科常规使用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等杀菌剂高度敏感。结论多中心、多方法联合检测结果,对指导本地区儿科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经验选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54例小儿ITP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动态检测。揭示监测PAIg在儿科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月确诊为小儿ITP的54例住院患儿观察不同干预方案前后PAIg的动态变化,探讨小儿ITP的最佳优化治疗方案、以及PAIg与小儿ITP的预后和转归关系。结果 ①54例患儿PAIg中PAIgG阳性率明显高于PAIgM和PAIgA,急性患儿PAIgG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②PAIgG检测值不同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一;③对联用丙球后PAIgG检测值持续不降的患儿。急性型易转为慢性型,慢性型患儿反复多次后易转为对激素治疗反应不敏感型;④适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提高临床缓解率。结论 ①小儿ITP PAIg以PAIgC;敏感度为高,其中急性型血小板相关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型者;②PAIgG检测值在500ng/10^7pA以下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500~l000ng/10^7pA以上者.PAIgG持续增高者对激素治疗反应不敏感,易出现反复,PAIg持续在1000ng/10^7pA以上者激素治疗无效。为加用免疫抑制剂指征.加用免疫抑制剂仍无效者为脾栓塞、切除的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