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800 MHz电磁波辐射对大鼠海马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 800 MHz电磁波照射大鼠后对其海马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2个暴露组及各自的平行对照组).暴露组大鼠在功率密度分别为0.5和1.0mW/cm2的1 800 MHz连续电磁场条件下照射;对照组进行虚拟暴露,每天12 h,连续21 d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大鼠海马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照射后,1.0mW/cm2组大鼠海马细胞拖尾率高于对照组(P<0.05);0.5、1.0mW/m2组大鼠海马细胞拖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1.0mW/cm2组大鼠海马细胞拖尾率和拖尾面积均高于0.5mW/cm2组(均P<0.05).结论 大鼠经模拟手机辐射强度的1 800 MHz电磁波辐射后,海马细胞DNA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1 800 MHz电磁波出生前暴露对大鼠海马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 7周龄SD雌性大鼠32只,雄性16只,适应环境1周后以雌:雄=2:1交配,受孕后雌鼠随机分为四组(两个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实验组采用1 800 MHz射频电磁波对大鼠于孕0~20 d进行21 d连续全身暴露,每天12 h,功率密度为0.5 mW/cm2和1.0 mW/cm2,各实验组分别设置虚拟暴露作为对照组.暴露期间的温度、湿度、背景噪声等环境条件稳定.暴露完成后在F1代子鼠长至3周龄和7周龄,每组随机抽取8只子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海马NCAM进行染色,然后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CA1、CA3和DG区(齿状回)NCAM的表达.结果 1.0 mW/cm2暴露组未发现对3周龄、7周龄F1代大鼠海马各区NCAM表达有影响,其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0.5 mW/cm2暴露组3周龄F1代大鼠海马各区NCAM表达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mW/cm2暴露组7周龄F1代大鼠海马各区NCAM表达出现了下调,其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800 MHz功率密度0.5 mW/cm2电磁波出生前暴露使7周龄大鼠NCAM在海马各区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3.
海马体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组织,与生物的学习、记忆、空间认知等功能密切相关。在研究非电离辐射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过程中,探究其对海马体的影响格外重要。本文就非电离辐射对海马体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孕鼠暴露于常见微波频段对仔鼠行为发育及认知的影响。[方法]健康7周龄SPF级Wistar大鼠36只,雌雄鼠比例为2∶1,合笼交配后将孕鼠随机分为四组(单暴露组、双暴露组、与暴露组对应的两个对照组),每组6只。单暴露组接受1.8 GHz(常见的手机信号频段)微波;双暴露组接受1.8 GHz和2.4 GHz(常见的WiFi频段)叠加的微波,微波强度均为1.0 mW/cm2。暴露时间为12 h/d,从孕0 d至孕20 d。暴露期间动物自由饮水和饮食,背景条件稳定。暴露完成后,观察并测量仔鼠的生理发育和行为发育指标,仔鼠7周龄后取海马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海马中4种神经递质(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含量。[结果]两个对照组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予以合并。单暴露组和双暴露组仔鼠的体重[(5.61±0.47)g和(5.36±0.53)g]低于合并对照组[(6.02±0.59)g],睁眼时间[(16.67±0.52)d和(17.00±0.00)d]长于合并对照组[(15.40±0.52)d],前肢悬挂达标日龄[(10.17±0.41)d和(10.17±0.41)d]短于合并对照组[(10.80±0.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暴露组的谷氨酸表达量[(589.89±84.04)μg/g]低于合并对照组[(741.00±151.58)μg/g]和单暴露组[(742.91±274.95)μg/g](均P0.05),其余3种神经递质表达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鼠暴露于1.8 GHz和2.4 GHz叠加微波场,对仔鼠行为发育及认知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期暴露1800MHz电磁波对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7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24只(雌鼠16只、雄鼠8只),雌雄2:1合笼。孕鼠随机分为0.5mW/cm^2暴露组、对照1组;1.0mW/cm^2暴露组、对照2组;暴露组采用1800MHz射频电磁波对大鼠于孕第0~20天进行连续21d全身暴露,每天12h,功率密度分别为0.5mW/cm^2和1.0mW/cm^2。各组于出生后第3周和第7周时,分别随机抽取8只仔鼠(雌雄各半)测定其海马细胞凋亡率。[结果]孕期暴露于密度为1800MHz0.5mW/cm^2的电磁波,3周龄仔鼠海马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和1.0mW/cm^2暴露组(P〈0.05),1.0mW/cm^2暴露组海马细胞凋亡率与两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周龄仔鼠海马细胞凋亡率,0.5mW/cm^2和1.0mW/cm^2组均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孕期暴露于1800MHz功率密度为0.5mW/cm^2和1.0mW/cm^2的电磁波可致发育期和成年期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东西部两个项目县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各项成本,了解各类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市、县两级计划生育机构有关计划生育服务的成本数据,并运用文献回顾、现有资料收集及个人深入访谈等方法了解机构的相关情况。[结果](1)国家投入占绝大部分;(2)人员经费、办公费和固定资产折旧为总成本中比例最高的3个方面。[结论]应提高对计划生育机构相关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出生前暴露于1 800 MHz电磁波对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7周龄SD雌性大鼠32只,雄性16只,适应环境一周后交配(雌∶雄=2∶1),受孕后雌鼠随机分为2个暴露组和2个对照组.暴露组均采用1 800 MHz连续射频电磁波于孕0~20 d进行21 d全身暴露,每天12 h,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生前1 800 MHz电磁波暴露对仔鼠海马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7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16只和雌性32只,以雌∶雄=2∶1交配,将孕鼠随机分为两个暴露组和两个对照组,各8只。暴露组采用1 800 MHz连续射频电磁波于孕0~20 d进行全身暴露,每天12 h,两个暴露组功率密度分别为0.5、1.0 m W/cm2,各暴露组分别设置虚拟暴露作为对照组。暴露结束后在仔鼠长至3周龄和7周龄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海马GABA受体进行染色,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CA1、CA3和DG区GABA受体的表达。结果 0.5 m W/cm2暴露组3周龄和7周龄仔鼠海马各区GABA受体平均光密度(MOD)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0 m W/cm2暴露组海马各区GABA受体MOD值均高于0.5 m W/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出生前暴露于功率密度为0.5 m W/cm2的1 800 MHz电磁波可能使3周龄和7周龄仔鼠的GABA受体在海马各区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 800 MHz电磁辐射对雄性大鼠海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为移动通讯技术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8只4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暴露组用1 800MHz射频电磁辐射对大鼠进行21 d连续暴露,每天12 h,功率密度分别为0.5(暴露I组)和1.0mW/cm2(暴露Ⅱ组),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条件-试验双声刺激模式记录海马感觉门控P50,通过比较暴露组与对照组听觉诱发电位的差异.识别1 800 MHz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结果 暴露I组雄鼠的海马感觉门控P50的S2/S1比值和S2峰-峰值大于对照组和暴露Ⅱ组(P<0.05);其他各组间的海马感觉门控P50的S2/S1比值、S2峰-峰值、S1峰-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1 800 MHz射频波以0.5 mW/cm2的功率密度辐射对雄性大鼠海马感觉门控P50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 800 MHz电磁波辐射出生前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脑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90只Wiser大鼠(雌:雄为2:1)合笼,怀孕后孕鼠暴露,并设置相同数量的对照.暴露组大鼠在功率密度分别为0.5和1.0 mW/em:的1800MHz连续电磁场条件下照射;对照组进行虚拟暴露,每天12 h,连续照射21 d.随机抽取各组出生后3、72d仔鼠3只,制备大脑切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仔鼠海马脑区神经细胞和毛细血管未见异常,有些暴露组仔鼠海马脑区毛细血管周围轻微水肿,但也见于对照组的部分大鼠.全部切片未见神经细胞凋亡、坏死等病变.结论 1800 MHz电磁波辐射出生前暴露未对子代大鼠海马脑区超微结构产生异常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