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调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初期周围人群的健康状况资料,为核电正常运行或核电事故对健康影响评价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核电站周围20km半径范围内至少居住3a以上(即1993年前3年)并有常住户口的居民列为调查对象。结果 恶性肿瘤粗死亡率、调整死亡率分别为88.57/10万及79.77/10万,白血病粗死亡率、调整死亡率分别为3.24/10万及2.94/10万,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及专用B超仪检查分别为8.34%和9.69%,出生儿缺陷发生率为82.33/万。恶性肿瘤粗死亡率、调整死亡率类同于或略低于广东省1990~1992年12市县区调查及全国县级一般地区水平,白血病粗死亡率、调整死亡率与广东省1990~1992年12市县区调查及全国普查结果基本一致,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未达到国家甲状腺肿大流行病区诊断标准,出生儿缺陷发生率略低于全国30个省1991~1992年出生儿缺陷监测统计结果以及深圳市相关统计结果。结论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初期没有对周围人群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获取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阶段周围人群的健康状况资料,为核事故医学影响评价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核电站周围20km半径范围内至少居住3a以上(含3a)并有常住户口的居民列为调查对象。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全死因、期望寿命、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结果 按ICD-9分类来分析前十位死因,按顺位排列,本调查合计死因顺位前十位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病、损伤与中毒、心脏病、精神病、消化系病、肺结核、新生儿病和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与全国抽样调查结果相仿。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与1991年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前结果比较表明,20km范围内居民健康水平基本上是稳定的,具有较良好健康水平,未发现异常的疾病流行及变动。  相似文献   
3.
一起大剂量微波泄漏与健康危害的调查广东省放射卫生防护所(广州市怡乐路,510260)唐国汉,梁绵英在微波作业中极少出现大剂量的微波泄漏以及急性危害,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并非尽然,本文对一起因仪器缺少保养维修和操作规程不合理引起的大剂量泄漏以及危害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4.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居民期望寿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核电是相对安全的能源,但社会心理学影响仍存在,为获取核电站运行阶段周围人群的健康状况,建立周围人群健康基础资料,周围居民期望寿命是一项长期观察的重要指标。方法 采用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核电站周围20km半径范围内至少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并有常住户口的居民列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全死因、期望寿命等。结果 ①调查常住居民116,328人(男55,473人,女60,855人)。②期望寿命:0~10km和10~20km居民全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75.69岁(男性72.46岁,女性76.92岁)和73.02岁(男性70.56岁,女性73.74岁),接近同期深圳市居民75.17岁(男性73.17岁,女性77.18岁)水平[8],但稍高于全国73.82岁的(男性72.07岁,女性75.66岁)平均水平[9]结论 20km范围内居民健康水平基本上是稳定的,具有较良好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FD—71晶体管小型闪烁辐射仪(或FD—117)在卫生防护和环境监测方面应用日益广泛,其优点是能测出微弱的γ射线,简便耐用,但要定期校准,不然误差较大。国际原子能机构133号技术报告《辐射防护仪器校准手册》对校准周期提出“除有法定要求的地方外,建议每个仪器每隔12个月校准一次”。该仪器说明书也注明更换晶体、光电倍增管等应重新校准。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较大剂量电离辐射对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改进射线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辐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及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表的项目要求,对广东省部分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百分比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与普通X射线人员的微核率分别为(3.70 ±2.69)‰和(2.48 ±2.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异常率,随放射工龄的增长而出现增高的趋势。结论 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促进全省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GE各系列CT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E各系列CT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实验研究。方法:CT机质量控制检测是CT机应用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采用Victoreen公司生产的AAPM体模,4000M^ 剂量仪及10cm笔型电离室对GT各系列17例CT机的十项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标准算法下10种低档CT的空间分辨率为1.0mm,7种中高档机型可达0.75mm,高分辨率算法下,LightspeedQx/I型可达0.4mm,而8800型却只有0.75mm,所抽检的全部CT其密度分辨率均在0.6%,3.5mm以内,最好的可小于2.5mm。结论:高档CT质量优于普通CT主要表现为,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及轴向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更多的扫描层数,以及功能更丰富的重要软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放射工作场所中空气离子化程度。方法 现场检测放射工作环境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空气离子化程度。结果 随着调查环境放射性水平的增高,空气电离能力亦随之增大,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成正比上升;但在放射工作人员常在的工作(操作)环境,空气比释动能率基本接近环境本底水平的场所时,其空气中负离子明显减少,正负离子比值均大于1.2(大自然新鲜空气正负离子比值q=1.2),这些被调查环境气流亦较小,大多在0.05-0.3m/s,换气量明显不足。结论 本调查放射工作场所空气负离子明显降低,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现场辐射剂量检测,对屏蔽体防护与安全联锁等防护设施的可靠性予以评价。方法 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43-2002执行。结果 安全联锁及相应安全设施均能正常发挥效应;辐射源箱辐射泄漏率为0.2%,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放射工作人员受职业照射有效剂量为0.36~0.50 mSv/a,公众成员附加剂量为0.03 mSv/a,均符合GB18871-2002规定的限值。结论 集装箱检查系统其辐射防护与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法规与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腰椎正、侧位片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按照全国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剂量水平调查方案进行.结果 得出正、侧位腰椎片受检者的平均受照剂量分别是7.34和12.40 mGy.腰椎正、侧位片受检者的受照剂量男性为5.37和14.37 mGy,女性为6.69和11.79 mGy,体胖、体中、体瘦者分别为5.68和14.93 mGy、6.41和12.22 mGy、5.91和11.67 mGy.在省、市、县、镇级医院检查时所受照剂量的结果分别是6.20、6.93、7.01和8.85mGy;12.56、12.17、11.76和13.21 mGy,受照剂量与不同性别、体型、医院级别关系不大.结论 其均值基本代表广东省腰椎正、侧位片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