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各类食品中沙门菌污染和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并参照全国食源性检测工作手册,采集市区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及个体熟食销售点等的生肉类、生奶等9类食品检测沙门菌,检出菌株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9类550份食品中的31份检出沙门菌31株,阳性率为5.64%。其中以生肉类(生猪肉、生鸡内、生羊肉、生牛肉)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1.67%、10.00%、10.00%和9.09%,其次为非定型包装熟肉类,阳性率为3.70%。生奶和冰洪淋均未检出沙门菌。捡出沙门菌对20种抗生素中的17种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本市区9类食品中有7娄存在沙门菌污染和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是生肉类和非定型包装熟内的管理,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井严格遵守休药期对防止耐药菌株、控制食源性疾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更为简便、有效的杀灭蔬菜和水中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方法,防止因生食蔬菜或凉拌菜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另外也为寻找新的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药物进行前期研究。方法将广州管园线虫第三期幼虫置于各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溶液中,镜下观察虫体的活动能力和形态的改变。结果用于消毒餐具1∶80稀释后有效氯终浓度为5.9%的次氯酸钠消毒液1.5 h可使幼虫完全停止活动;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有效氯终浓度为0.35‰的消毒片使虫体运动加快,4 h后仍非常活跃;10%酱油处理10 min即可使幼虫活动明显减弱,30 min虫体完全死亡,虫体卷曲,出现空泡,而且酱油加热后杀虫效果有所增加。结论次氯酸钠消毒液1∶80稀释后用于浸泡餐具、蔬菜或喷洒地面,可用于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在食用螺类或凉拌菜时加入酱油可起到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作用;酱油加热后杀虫效果并不丧失,表明具有杀虫作用的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化学物质,该物质具有成为新的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药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状况,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群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人群华支睾吸虫抗体。结果共检测13 745例,华支睾吸虫抗体阳性1913例,总阳性率为13.92%。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5.95%,女性阳性率为11.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4,P﹤0.01)。在各年龄组中随年龄增大,感染率逐渐增加,51岁后开始下降;各年龄组中,男性以21~60岁组感染率最高,平均为19.81%,而女性以21~50岁组感染率最高,平均为17.40%,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6,P﹤0.01)。职业以干部的阳性率最高,为19.02%;其次是工人,为14.46%;学生阳性率最低,为8.62%;4类职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95,P﹤0.01)。结论江门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属中度流行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与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防止感染,普查普治,有效控制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一例严重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Chen,1935)Dougherty,1946]由我国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州的鼠体内首次发现,首例病人1945年报告于台湾。广州管圆线虫病又名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是一种食物源性寄生虫病。全球已报道确诊和疑似病例达3000余例,其中我国台湾省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12月在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检查500人左右。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三检)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同时对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治疗后1个月,每个村再随机选取50人,粪检华支睾吸虫卵。治疗后1年,从大林村和三丫村治疗者中再次随机各选取50人,粪检虫卵。在开展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和使用情况。结果 5个村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1.5%(537/2 501),感染者自愿治疗率为86.6%(465/537)。治疗后1个月,除富岗村外,其他4个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年,大林和三丫村华支睾吸虫阳性率与治疗后1个月相近(P>0.05)。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经常食鱼生者占41.2%(170/413),明显高于未感染者4.2%(8/192)(P<0.05);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后,村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23.1%(135/584)上升到84.5%(349/413)(P<0.05)。卫生户厕普及率93.2%(38 068/40 848),使用率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传统的过滤沉淀法进行改良和标准化,并与改良加藤氏法相比较,以便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的粪便寄生虫卵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集一定数量肝吸虫卵混入定量阴性粪便中制作阳性粪便样本模型,通过本方法多次检测并推算出本方法的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定量系数。利用本方法对1 006份待检粪便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其检出效果。对118例粪便样本进行本方法和改良加藤氏法实验对比,分析其符合性。对高虫卵数样本进行本方法和改良加藤氏法的EPG系数比较。结果 通过模型实验,推算本方法的EPG定量系数为9。1 006份待检粪便样本检出阳性102份,阳性率为10.14%。118份样本对比实验中,本方法检测阳性率为43.22%(51/118),改良加藤氏法为27.12%(32/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对10份高虫卵数样本进行两种方法的定量数值比较,改良过滤沉淀法和改良加藤氏法的比值为1∶2.016。结论 本方法是在传统过滤沉淀法的基础上对其采样到结果的过程进行控制和改良的一种方法,相对改良加藤氏法更高效、便捷、实验室无异味,且检出率优于改良加藤氏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与粪检2法,探讨一种简便、敏感、特异的肝吸虫检验方法。方法对535份标本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方法,并按2法检测技术要求进行标本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535份,华支睾吸虫血清抗体阳性52份,阳性率为9.7%;粪便虫卵阳性43份,阳性率为8.0%。2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5,P>0.05)。其中2法均阳性40份,阳性符合率为93.0%,2法均阴性480份,阴性符合率为97.6%,总符合率为97.2%。其灵敏度为93.0%,特异性为97.6%。结论 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建议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和粪检法,以提高结果的正确性、检出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江门市区各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的污染状况和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并参照全国食源性检测工作手册,采集江门市区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及个体熟食销售点等的非定型包装熟肉、生肉、生奶、水产品、冰淇淋、生食蔬菜等9类食品检测Lm,检出菌株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9类550份食品中,共检出Lm 40株,阳性率为7.27%.其中以非定型包装熟肉类检出Lm最高,阳性率为14.81%;生肉类(生鸡肉、生猪肉、生羊肉、生牛肉)阳性率分别为13.33%、8.33%、6.00%和3.64%;水产品和生食蔬菜阳性率分别为2.00%和1.40%.生奶和冰淇淋均未检出Lm.Lm对20种抗生素中的12种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江门市市区9种食品中存在发生Lm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是非定型包装熟肉和生肉类的管理,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情况及流行因素.方法 采用清水沉淀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在江门市的蓬江区选择5个镇(区),每个镇(区)选择1个自然村,每个村抽取500人进行人群及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2 501人,肝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1.47%,5个自然村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70,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也逐渐增高,男性41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高达50.12%,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55,P<0.05).检查了6种鱼共156条,鱼体内肝吸虫囊蚴平均检出率为9.62%;保虫宿主感染率以狗最高,猫次之,未发现猪体感染.蓬江区各人群对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低于30.00%.结论 江门市蓬江区是华支睾吸虫病重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thioredoxin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鉴定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大陆株)成虫cDNA库中获取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用电子拼接的方法延伸序列,用NCBI提供的BLAETx程序和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以筛选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日本血吸虫成虫mRNA中扩增筛选基因并预测和分析;扩增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结果 筛选出日本血吸虫Thioredoxin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克隆全长cDNA至PET原核载体并表达成功。结论 结合EST、电子延伸和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高效筛选S.jiaponicum功能基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