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微创、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被公认为是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1〕。急性胆囊炎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2〕,但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及腔镜技术的发展,LC治疗急性胆囊炎已渐可行、有效、安全。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本科对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2002年4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887例阑尾炎的病历资料,总结误诊的可能原因。结果: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13例,误诊率为1.47%。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年龄、性别、院前处理与否及医生问诊、体检、辅助检查等。结论:全面的病史询问、详细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注意急腹症的鉴别、合理手术指征、术中探查及恰当处理,可以预防阑尾炎的误诊及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微创、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被公认为是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1]。急性胆囊炎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2],但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及腔镜技术的发展,LC治疗急性胆囊炎已渐可行、有效、安全。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本科对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南新康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0),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发生1例中转开腹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体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长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相比,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微创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2002年4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887例阑尾炎的病历资料,总结误诊的可能原因。结果: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13例,误诊率为1.47%。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年龄、性别、院前处理与否及医生问诊、体检、辅助检查等。结论:全面的病史询问、详细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注意急腹症的鉴别、合理手术指征、术中探查及恰当处理,可以预防阑尾炎的误诊及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术式选择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19例梗阻性大肠癌致低位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5例:一期行横结肠切除1例;一期行左半结肠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关用备二期吻合11例.直肠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术后病死1例.结论 选择合理术式及正确的术中处理,是减少梗阻性大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不能强行一期切除吻合.  相似文献   
8.
背景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可导致多种肺内外损伤,包括血栓性疾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对其凝血状态的评估,常规凝血检测局限性大,血栓弹力图(TEG)可全面快速评估儿童凝血状态,但有关TEG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评估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TEG在MPP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MPP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MPP(SMPP)组(n=52)、非SMPP组(n=160),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血小板计数(PLT)、常规凝血参数、TEG参数,分析TEG参数与常规凝血参数、PLT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PP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MPP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SMPP组相比,SMPP组的反应时间(R)和凝血形成时间(K)缩短,最大振幅(MA)、凝固角(α角)、凝血综合指数(CI)、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与PLT、FIB呈中度正相关(P<0.001);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弱正相关(P<0.001);K与PLT、FIB呈弱负相关(P<0.001);α角与PLT、FIB呈弱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OR=5.698,95%CI(3.329,9.753),P<0.05〕、D-D〔OR=5.061,95%CI(1.724,14.859),P<0.05〕是MPP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所得的MPP病情影响因素预测模型CI+D-D为:Y=1.777CI+1.624D-D-5.264。CI、D-D、CI+D-D预测MPP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95%CI(0.830,0.941)〕、0.716〔95%CI(0.632,0.799)〕、0.901〔95%CI(0.850,0.95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5、0.545、-0.65;灵敏度分别为0.750、0.615、0.769;特异度分别为0.907、0.784、0.914。 结论 TEG对MPP患儿病情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能取代常规凝血参数。TEG与常规凝血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MPP患儿病情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对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有腹部手术史的67例胆囊结石患者实施LC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患者中63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因粘连建立气腹困难1例,胆囊Calot三角区解剖显示不清3例.67例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 对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难度较大且有一定风险.但正确选择穿刺孔、建立有效的气腹空间、掌握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和丰富的胆管手术经验,注意防范手术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副损伤,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颈部嵌顿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收治的2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6例患者中,均有胆囊炎症重或Calot三角解剖不清,均行开腹手术.其中,6例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内胆囊逆行切除,术中无肝外胆管、肠管、血管的损伤,术后患者均康复.结论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采用打开胆囊、吸净胆汁,取出结石后行浆膜内胆囊逆行切除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在胆囊三角处,宜采用钝性分离,忌用暴力和电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