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功能与管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综合医院口腔科在我国防治口腔疾病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研究探讨综合医院口腔科的管理对于发展我国口腔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是由科室组成的,科室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医院的整体水平,近年来医院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很快,相对而言,科室管理则显不足。本文就综合医院(主要是二、三级医院)口腔科的功能与任务、设备、特点与要求,探讨其管理办法。1 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功能与任务1.1 医疗 口腔科医疗科室分为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整形颌面外科)、口腔矫形科等。除了较大的综合医院口腔科收治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患者外,多数病人都是在门诊治疗。 二、三级医院的口腔科门诊,一般应有三、五个诊室,如口内诊室、口外诊室、口矫诊室、技工室、美容室等。二级医院应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对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窦性心律震荡(HRT)技术是动态心电图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微伏级T波电交替(T-wave alternans,TWA)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独立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国际公认的重要预测指标。动态心电图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中实用、无创、安全、准确、重复性强的重要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频繁发作不仅可以演变成持续性心房颤动.影响心功能,而且导致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较大。研究表明.心房内不同部位的非均质性电活动可引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Pd)能反映心房内不同部位的非均质性电活动。本研究旨在研究Pd与最大P波持续时间(Pmax)对PAF的预测价值,寻找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变化特点(附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治的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2~4周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入院时心电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18例(81·8%),右束传导支阻滞8例(36·4%),SⅠ>0·1mV、SⅠQⅢTⅢ、QⅢ、TⅢ分别为15、14、17、10例(68·2%、63·6%、77·3%、45·5%)。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倒置,V1~V6全部倒置2例(9·1%),V1~V4倒置8例(36·4%),V1~V2倒置12例(54·5%),伴有ST段压低7例(31·8%);溶栓20~48h后心动过速明显缓解15例(68·2%),右束支阻滞消失5例(22·7%)。肢体导联出现SⅠ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9例(40·9%)。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倒置加深10例(45·5%);2~4周后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心动过速均消失,2例(9·1%)仍电轴右偏(> 90°)。胸前导联的T波直立数增加,ST段回到基线。肢体导联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胸前V1~V6导联T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浅或直立。结论心电图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但急性肺栓塞心时电图变化多端,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因陈发性胸闷、气短1周入院。临床疑为心肌炎。心电图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有较高、较低两种,方向一致。心率快时,P波较高.心率慢时.P波较低:P—P间距长短不等,系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P2-P3、P10-P11分别为1.22s、1.24s,其后P—R间期均是0.20s。其余P—P间距0.78—1.20s,P—R间期0.37—0.42s(P4-R0.24s)。P—R间期成倍增大,递增量达220ms,提示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P4-R略大于P3—R,提示快径路内文氏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0岁.患风湿性心脏病8年.常感心慌、胸闷,加重三天来院就诊。心电图示:(附图A,B)为V1导联同次非连续记录.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的形态,振幅不完全相同.F波的极向呈周期性变化.每隔若干个F波围绕基线发生尖端方向逆转.呈现极性的改变。F波频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4岁。因胸闷、胸痛8月余,于1997年3月28日入院。1996年7月1日机械挖井劳动中被一旋转金属棍击中后背向前倒地,数分钟后感胸骨后闷痛,持续约半小时后缓解。此后,每天均出现10次左右类似胸痛,短则数分钟,长达半小时左右。1996年7月12日下午1时许突感胸痛、伴恶心并呕吐,后背剧疼,呈刀割样,并向两臂内侧放射。心电图示: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住院两个月,出院后仍感胸闷。此次入院查体体温36.7℃,血压15/12KPa,心界向左扩大,心  相似文献   
8.
患者因心慌、胸闷1月余就诊。体检:T 36.4℃,P 20次/min,BP 130/85mmHg,神志清,心率75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P波,P—P规则,79次/min。R_(1、2、5、8、10、11),QRS波形态一致,时间0.10s,P—R间期0.16s,为窦性心搏。R_(3、6、9)时间为0.14s,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QRS波形态、联律间期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ATP终止不同年龄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时复律时间、长间歇及其副作用.方法 以静脉给药,将56例随机分为青年组(A组)、中年组(B组)和老年组(C组).结果 56例PSVT全部中止,各组复律时间无差异.结论 C组长间歇延长、副作用和剂量有关,C组用量宜从最低剂量开始.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头昏、心悸、胸闷半年,加重1周就诊。体检:血压:120/75mm Hg(1mm Hg=0.133kPa),心率45次/min,心律不齐。其他各项辅助检查均正常。临床诊断:考虑病窦综合征而行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1.5mg,7min时出现复杂心律失常(图1)。梯形图示交接性QRS波群时间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