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5岁以下儿童道路交通意外的死亡水平,探讨其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期间死于交通意外的5岁以下儿童为病例组,按照地区、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采用描述性统计及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资料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16—2017年5岁以下儿童交通意外死亡率为14.4/10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现住址非户籍地(OR=3.78,95%CI=1.08~13.28)、对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危险性意识不够(OR=2.60,95%CI=1.29~5.16)为交通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交通意外死亡是2016—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现住址非户籍地及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是交通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建议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重点人群安全及防范意识,减少伤害及死亡的发生,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呼和浩特市城区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体检的0~3岁儿童2 009例,4个城区的4所幼儿园中体检的3~6岁儿童1 822例,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血铅值,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呼和浩特市儿童血铅均值为(35.74±21.85)μg/L,高铅血症率为0.23%。男童与女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0岁组最低,4岁组最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玩具清洗频率高、进食前洗手频率高、服用中草药频率高是儿童高铅血症的保护因素;常吸吮手指和啃手指甲行为是儿童高铅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呼和浩特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较低;加强健康教育、改变生活行为习惯是防治儿童铅中毒的重要措施。需定期检测儿童血铅水平,科学干预,减少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NM分期(UICC 2011)中T_1期(肿物直径d≤3 cm)的原发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尽可能找出对患者收益最大化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大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60例原发性周围型NSCLC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34~76(57.91±7.75)岁。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情况。结果全组共清扫淋巴结1 208枚,平均每例清扫20.1枚,其中转移淋巴结33枚,转移率为2.73%。常规病理检测未发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51患者。检出单纯第12和(或)13和(或)14组淋巴结转移者共3例,检出率为5.89%。对于T1期原发性周围型NSCLC,随着肿瘤直径增加,淋巴结转移率逐渐升高。实性病灶较非实性病灶[纯磨玻璃结节(p GGO)或混合磨玻璃结节(m GGO)]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而非实性病灶一般不会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 T_1期原发性周围型NSCLC的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物直径、性质、病理类型、影像学局部胸膜牵拉有关系,肺内第(12+13+14)组淋巴结清扫能发现可能存在的单纯肺内淋巴结转移,对T_1期原发性NSCLC的分期的划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6岁以下城区儿童的贫血及生长发育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改善儿童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呼和浩特市城区4所防保站的804例6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值,并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6岁以下城区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的检出率分别为2.99%、3.98%、4.32%。2)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05,P<0.001),6岁以下儿童贫血的检出率是12.19%,2岁以下是贫血的高发年龄。3)贫血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均值显著低于非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贫血影响生长发育,应普及科学喂养知识,积极防治贫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以语言发育落后为主诉就诊的240例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随年龄增长,各能区的发育商显著下降(P<0.001),2岁之后各能区发育商均为异常,其中言语能的发育商最低。2) 单纯语言问题和语言合并其他问题在年龄及出生胎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儿童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母亲文化程度及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岁左右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现的重点年龄,应加强2岁左右的语言发育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迟缓;早产是引起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发生是预防语言发育迟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