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情况,探讨儿童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将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与非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对儿童感染者分组给予6H、12H、3HR、2HRZ等4种不同的方案进行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10年发病情况。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率为63.6%,非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率为1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结核感染者预防性治疗组完成治疗率达85%以上,经10年随访患病率为2.2%(4/182),4种方案平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儿童结核感染者非预防性治疗组患病率达45.2%(47/1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属于结核病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并给予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积极动员其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及时进行结核病筛查,是结核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可减少95.1%的结核病发病,是一种可靠预防结核感染的方法,在总体减轻结核病的影响可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结核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3例初治老年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组同时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结果]治疗组3个月时的病灶明显吸收率及痰 菌转阴率分别为64.1%和91.3%,高于对照组42.4%、66.7%(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老年肺结核抗结 核治疗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痰菌转阴率,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愈合,提高疗效,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抗结核药治疗青年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7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结核药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和乙胺丁醇,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另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3、9、12、18个月,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2.73%、67.27%、76.36%和85.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69%、46.15%、57.69%和65.38%(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有效率分别为87.27%和74.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1%和44.23%(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抗结核药治疗青年耐多药肺结核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分析86例具有细菌学或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特征。[结果]CT影像表现5种类型:肺叶或肺段炎症实变型、结节或块状型、肺门肿块型、中叶/舌段不张型和弥漫小结节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特征类似肺炎或肺癌,仅凭影像学诊断易误诊,影像不典型的原因似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6.
左氧氟沙星联合二线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二线药物方案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9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 组)112例和对照组(B 组)97例。A 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力克肺疾、吡嗪酰胺、阿米卡星、乙胺丁醇和丙硫异烟胺组成化疗方案;B 组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组成标准复治短程化疗方案。[结果] A 组和 B 组年龄、性别构成、治疗前痰菌含量、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和空洞形成等类似。治疗3个月、6个月和疗程结束。A 组痰均转阴率分别为53.6%、72.3%和84.8%,B 组分别为39.2%、53.6%和55.7%(P<0.05);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率 A 组较 B 组高,Ridit 分析平均秩区间不重叠,空洞完全闭合率分别为86.7%和58.1%(P<0.05)。不良反应中 B 组转氨酶上升高于 A 组(P<0.05)。[结论]A 组疗效满意,发生药物性肝脏不良反应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洪茵  林宪和  邱志强 《海峡药学》2016,(10):118-120
目的:分析和评价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阿米卡星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 MDR-TB)中的疗效。方法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帕司烟肼、吡嗪酰胺治疗方案,对照组以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帕司烟肼、吡嗪酰胺的治疗方案,疗程为24个月。结果104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5.5%和54.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1.4%和41.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更能提高MDR-TB 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生物免疫制剂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母牛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卡介苗多糖核酸3个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治疗组以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帕司烟肼分别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照组仅以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和帕司烟肼治疗,疗程均为18个月。结果 204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痰菌转阴率:3个月末,3个治疗组分别为49.0%、45.1%和43.1%,对照组为33.3%;6个月末,3个治疗组分别为76.5%、72.5%和70.6%,对照组为41.2%;18个月疗程结束时,3个治疗组分别为88.2%、84.3%和80.4%,对照组为56.9%;所有治疗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空洞闭合率:3个治疗组分别为86.3%、82.4%和78.4%,对照组为54.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免疫制剂用于MDR-TB患者治疗,能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和空洞闭合率,有利于病灶吸收,临床上可作为治疗MDR-TB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抗结核药治疗MDR—TB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耐多药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以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和力克肺疾片的基础上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结果92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6.6%和51.1%,疗程结束时痰阴转率分别为87.2%和55.6%,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级(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能提高痰菌转阴和空洞闭合率。有利于病灶吸收,临床上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形态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辅助中药治疗,对照组加用强的松,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胸膜形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胸膜厚度大于观察组,产生胸膜粘连和包裹性积液的例数也多于观察组。[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引起胸膜形态改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