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正> 本文主要对女性意外死亡进行分析,以利从心理、生理、病理、社会等方面有效地开展和指导妇女保健. 通海为坝区县,社会、经济、文化及地理自然条件较好1985~1987年男女性意外死亡473人,女性意外死亡174人,占36.79%. 从死亡年龄看,女性意外死亡年龄依次以11岁~、21岁~、0岁~组(每10岁为一组)为多,其构成比分别为20.69%、16.09%、14.37%.在20岁以前,少年女性进入青春期,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为人处事不考虑后果善恶难分,还缺乏“免疫力”;而20岁以后,人生观趋于稳定成熟,升学、工作、爱情、事业、生活等随之而来,在这人生的转折和重要历程中,生活中的挫折失败都可能使意志薄弱者轻生.  相似文献   
2.
林全民 《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1):670-67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给儿童死亡监测带来了困难。为保证儿童死亡监测的质量,笔者从组织领导、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了儿童死亡监测的管理模式。1 组织领导监测工作由市卫生局统一领导,我院作为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各县由当地卫生局领导,县妇幼保健院(所)及乡镇中心卫生院组成监测领导小组,在各妇幼保健院(所)设立办公室,县、乡、村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托,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地(市)、县、乡、村的系统监测网络。2 分级管理,重点指导儿童死亡监测工作实行分级管理,重点指导,逐级考核,层层抓落实的…  相似文献   
3.
428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调查玉溪市群体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 ,了解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 ,及时发现可疑危险因素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方法 ,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托 ,进行市、县、乡、村网络监测 ,儿科与接产单位配合 ,对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的 42 873例围产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监测率 99.6 1% ,出生缺陷发生 396例 ,发生率 9.2 37‰ ,接近全国 1998年发生水平 9.5 6‰。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 2 5 7.5 76‰ ,是非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的 15 .39倍 ,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的 13.5 8倍 ,占围产儿死亡的 12 .5 5 %。涉及病种 34个 ,单发缺陷 36 1例 ,占 90 .16 % ,多发缺陷 35例 ,占 8.84%。致死和难治性缺陷 188例 ,占出生缺陷 47.47%。先心病居病因分类首位 ,颌面五官缺陷居系统分类首位。母亲年龄≥ 35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母亲年龄 <35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 (P <0 .0 1) ,但不存在城乡、季节与性别 (P >0 .10 )上的差异。结论 :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接近全国水平 ,出生缺陷是我市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影响着儿童生存、健康和发展 ,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加强优生知识宣传 ,做好优生咨询 ,加强孕期监测 ,提高监测质量 ,提高宫内诊断技术 ,有效地降低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 ,?  相似文献   
4.
农村县级连续性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及干预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玉溪市9县1区1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提高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玉溪市10年监测的结果显示:监测效应不断扩大,漏报、重报逐年减少,出生漏报率〈60%,死亡漏报率〈10%。实践表明:网络运行必须有章可循,保障措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